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构建生活化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福州市华伦中学李少芳福建教育学院陈欣《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新课程强调教学内容必须密切联系生活、社会以及学生实际,强调多运用探索、实践等教学方法,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用生活化的内容充实课堂教学,为新课程教学增添知识的源泉和教学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生活问题走进课堂,让生物知识走出教室、走进生活、走向社会,以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这正是笔者努力研究、尝试解决的问题。一、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生活化的教学”具有源远流长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指出:“生活即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些理论为我们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学校及生活”、“教与学合一”的教育思想,都十分强调调动理论联系实际,达到教与学的最好效果。1.教学生活化是初中生物教学的要求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应“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因为,科学知识本就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如果脱离生活实际教学,使学生得到的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悬而空洞的说教,不仅使学生学而乏味,更会使他们感觉学而无用,所以实施生活化教学势在必行。因此,“生活化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生物学科教学较为适宜的教学方式。2.教学生活化是学生的愿望现在的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喜欢探索,不易满足。“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生活化的教学符合现代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符合他们的兴趣,也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同时,进入初中以后,学生在学习上的独立性和主动性逐步增强,而生活化的教学尊重了学生的这种发展,让学生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在感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所以,生活化的教学不仅符合初学中生的身心特点,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通过体验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3.教学生活化是生物教师的最佳选择许多学生对生物学科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热情等诸多的问题,使生物学老师伤透了脑筋,大家不知如何才能将学生的“心”抓住,让学生认真上课、积极参与、好好学习。将我们的生物教学生活化,是改变教学远离生活、脱离实际以及枯燥单调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当前“学习生活化”趋势的一种必然要求。笔者以为,生物教学生活化是解决当前课堂教学困境的最佳尝试,同时也是一种挑战,是对传统教学法的挑战,也是对老师自己的挑战。二、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笔者认为,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关键是: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一定要在把握好教材、书本知识点与关键点的同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在学习与生活实际中寻找结合点,以此展开教学,启迪探究,激活学生的思维。(一)充分挖掘生活资源启发思维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与经验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生活中已有的知识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源泉。所以,教师要挖掘日常生活中具体的事例作为素材,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把知识技能的教育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更能促进学生“学”和“用”的有机结合,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意义,促进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产生,也促进从书本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这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1.挖掘生活化的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生物科学是一门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生物学涉及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生产实践、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只要教师善于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架设知识与生活的桥梁,为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开启绿色通道,让他们把握学习的方法,使他们真正学懂弄懂,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真正能和生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