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图教学在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中的初探天津市南开区南开大学附属中学生物学科赵程概念图教学在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中的初探内容摘要:新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中提出了概念图,为新课程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对于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从概念图的功能、训练方法等方面对教师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关键词:新课程概念图教学方式学习方式2006年秋季,天津市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从2007年秋季开始生物学科的新课程改革从高二年级展开。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多处出现绘制概念图,为新课程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对于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有着深刻的影响。但是在实践中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关注。1.从概念图的功能看教师的教学过程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功能是多样的,如概念图是一种创作的工具,在教学设计中作为进阶组织工具,以提供后续知识与学习的初始概念架构,就像工程中的脚手架;概念图是一种学习工具,增进有意义的学习;概念图是一种评价的工具,评估学习者对学习动机、概念与概念间关系的理解程度;概念图是一种交流的工具等。因为有如此多样的功能,概念图在教学的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馈等各个环节中都能充分发挥作用,但应注意以下一系列相关联的问题:(1)教学设计的形成:教师依据概念图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1到学习的先后顺序,基础的课程内容应先教,使学生易学,并有效鉴定出迷失概念所在。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概念的前后联系进行新概念的教学,当然这时关注更多的还是对于新概念本身的理解,因为这是搭建知识体系的基础。(2)概念的深度:对于新概念本身的理解主要体现在概念的深度。根据概念具体的程度可以渐进地对概念进行区别。教师应会辨别新概念的层次。根据层次,在教学中把这些概念帮助学生放入他们知识结构中相应的位置上。这就像用一幅“大的图画”,首先呈现最笼统的概念,然后逐渐展现细节和具体的东西,即从全景的概览到细节的刻画。这实际上是一种演绎的思考方式。(3)确定概念的层次: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首先如何辨识出概念的层次,这完全可以用最传统的方法来解决,比如比较法。通过比较完全可以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及它的层次,如必修1的P108的画概念图的题目“画概念图,将呼吸、呼吸作用、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这5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表示清楚”,首先应该比较的是“呼吸与呼吸作用”,然后是“呼吸作用、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这样就能弄清呼吸和呼吸作用是两个前后联系的不同的生理过程;而呼吸作用和细胞呼吸是同一概念;呼吸作用包含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如此比较就能清楚“呼吸”是先导概念,呼吸作用和细胞呼吸是相同概念,呼吸作用对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上位概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下位概念和同等概念。(4)每一章教学内容结束后,教师把概念图作为本章的重点摘2要回顾,以帮助学生统整概念和回忆所学习过的重要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与前面对应这实际上是一种归纳思考方式。也可由学生合作抓出整章的概念,根据不同的主题来作概念图,从不同方面来统整自己的概念。这样形成的概念图由上到下是一种演绎思考方式,从下到上是一种归纳思考方式,同时还能呈现辐射思维和收敛思维方式。2.从概念图的绘制方法看学生的学习过程概念图的结构包括概念(concepts)、命题(propositions)、连接(links)和层级结构(hierarchicalframe-works)。关于各部分说明引用如下:见图1概念是感知到的事物的规则属性,通常用专有名词或符号表示。命题是对事物现象、结构和规则的陈述,在概念图中,命题是两个概念之间通过某个连接词而形成的意义关系。3连接表示不同知识领域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层级结构是概念的展现方式,一般情况下是最概括的概念置于概念图的最上层,从属的概念安排在下面。另外,在新课程高中生物新教材的概念图结构中还出现了实例,这部分可以用于进一步说明概念图的特征。基于以上结构来分析新教材(人教版)中出现的概念图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情况:(以必修1为例,见下表格必修1教材中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