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智能电网的智慧之路VIP免费

智能电网的智慧之路_第1页
1/12
智能电网的智慧之路_第2页
2/12
智能电网的智慧之路_第3页
3/12
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2页智能电网的智慧之路http://www.indaa.com.cn/2010-03-19英大网智能电网产业竞赛的发令枪声响起后,起跑战略与战术决定了竞争者能否在比赛中占据领先位置甚至是能否取得最终胜利。如何在厘清概念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明确智能电网的战略地位,从科技领域加强自主创新信心和能力,从市场角度形成多赢商业模式,从国际视野进行国家间的巧博弈,已经到了必须了然于胸的时候。为此,2月26日,本刊特别邀请了宏观经济、国际关系、电力技术等方面的资深专家学者,举行了《能源评论》智能电网主题学术沙龙。我国能源战略权威—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能源科技自主创新代表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国彪,国际关系专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袁鹏,以及能源经济领域活跃学者—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管清友博士等热情参与,对未来中国电网发展路径进行探讨。他们就“智能电网”的概念、实践、收益、功能,及其在中国能源战略中的角色进行热烈讨论和冷静分析。杜祥琬,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应用物理学专家杜祥琬:智能电网应做“顶层设计”中国要发展智能电网,首先要做好概念设计、顶层设计。在战略指导下做好规划、规划指导下做好方案,为了实施方案先做好示范。中国能源战略转型势在必行中国能源需要很好的战略思想,概括地说就是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绿色低碳能源战略包括中国能源战略的转型,从目前比较粗放、污染、低效、欠安全的能源体系,通过几十年努力转变为比较洁净、安全、高效、现代化的能源体系。这个能源体系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是个重大的战略。能源战略一定要成为国家发展方式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中央最近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强调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包含一个能源体系的转变,也包括能源供需模式的转变。我们有一段时间发展很快,供需模式粗放,那种要多少就给多少的需求,不是非常好的模式。应该把它转变成一个“以科学的供给满足合理需求”这样的模式。为什么这样提?因为我们现在社会上需求未必都是合理的,也包含一定的浪费,我们要满足的是真正的需求,合理的需求,同时要有科学的供给。电力是能源行业的重要部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电力在整个用能当中的比例可能还要增加。而电网又是电力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电网企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电网的建设是一件大事,在中国发展新阶段,也对电网提出新的要求,电网本身也需要科学发展战略,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电网公司作为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第2页共12页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2页从国家角度要有一个全面、科学的战略思考,在战略指导下做好规划、规划指导下做好方案,为了实施这个方案先做好示范,因此以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制定方案、规划都是非常必要的。智能电网应看重内涵美国人很善于起名字。戈尔提“数字地球”,另外有人提“智慧地球”。无非是把我们生活的星球做个信息化的表达,比如称作“信息地球”也挺好。对于“智能电网”概念,应不重名字,而在内涵,怎么理解“智能电网”?现在有媒体开始有评论,“智能电网”在国外还是“三无”,无实际的应用、无成熟的技术、无标准等等。出于科学发展考虑,要重视不同的声音,大家都可能理解不一样,对于国外的东西要参考,但是一定要结合中国的特色、中国的国情。怎么理解中国的“智能电网”?中国电网发展并不是在一张白纸画一幅新图画,我们面临的是在已有基础上研究如何提高改进、提升电网的问题。我们之所以提“智能电网”,实质是把这二十年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电力技术结合,将信息融入各个领域,因此,我理解“智能电网”就是信息技术和电力技术结合。具体到特征而言,我理解智能电网目的是实现高效节约、安全可靠、新能源友好,而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是手段。这个概念设计里面包含信息技术,比如双向电源端、用户端的测量、控制、互动,其实双向也可以说“三向”:首先,电源端不断变化,比如新能源并网后需要有一定功率预测;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智能电网的智慧之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