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现代中国的民族独立与曲折探索(1949—1978年)(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武汉部分学校起点考试)1949年与1952年企业加工订货和公私合营状况表时间项目1949年1952年加工订货产值8.11亿元58.98亿元占公私合营和私营企业比重11.88%56.04%公私合营产值2.2亿元13.67亿元占公私合营和私营企业比重3.1%11.5%以上表格主要说明了()A.社会主义改造进展顺利B.国家调控经济能力加强C.私营企业获得较大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解析:选B“。根据材料1952………………年加工订货占公私合营和私营企业比重56.04%”“1952……年公私…………合营占公私合营和私营企业比重11.5%”可知,无论加工订货还是公私合营,较1949年都有大幅提升,表明国家调控经济的能力有大的提升,故B项正确;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加工订货、公私合营占公私合营和私营企业比重问题,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故D项错误。2.(2019·遂宁一模)下图为创作于1953年的一幅木刻画《售余粮》。这一作品反映出当时()A.国民经济恢复活跃了农村市场B.国家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C.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生产热情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的木刻画《售余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政府开始大规模收集余粮以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经济恢复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并未活跃农村市场,排除A项;土地改革完成于1952年,1953年已开始农业合作化,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民售余粮不能直接反映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质的改变,排除D项。3.(2019·皖南八校联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指出,无论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的起草过程中,还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中,参与人员既有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也有普通工人和农民。这表明1954年宪法的制定()A.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B.发挥了人大制度作用C.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D.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解析:选C。题干提及的是1954年宪法的参加人员有各类人群,这反映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故C项正确;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指在民主基础上实行集中,这是1954年宪法的原则,与材料主旨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人大制度,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社会主义原则,故D项错误。4.(2019·海门一模)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后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该会议()A.标志着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B.说明统一战线组织进入了一个新阶段C.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D.“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解析:选B。1954年,政协会议讨论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后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表明政协统一战线组织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故B项正确;1954年,全国人大的召开,标志着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故A项错误;讨论确立新型国家的架构是在1949年的政协会议上,故C“项错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1956年提出的,故D项错误。5.(2019·深圳一模)1956年2月,《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从经济上逐步改组公私合营企业》等社论。这些社论旨在()A.肯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B.强调平稳推进工商业改造C.“”重申一五计划的意义D.宣传国民经济恢复的成就解析:选B“”。《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强调改造的稳定性,故选B“项;仅凭材料《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从经济上逐步改组公私合营企业》无法看出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一五计划,排除C项;1952年年底,已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排除D项。6.(2019·德阳一模)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1956年、1958年、1960年先后形成了四次扫盲运动的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的学习。这些扫盲运动()A.推动了义务教育的普及B.强化了民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