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1.欧盟对我国纺织业反倾销情况概述1.1中国纺织业的反倾销基本情况近几年,欧盟针对纺织业产品的反倾销案例有增无减。特别是2007年法国对我国熟丝的反倾销,是近年来欧盟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设置贸易壁垒涉案金额影响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次,涉及出口金额近2500万美元,加上复检因素达1.5亿美元。欧盟不仅仅对华反倾销金额不断加大,而且还设置了种种障碍来主导对我国的纺织业反倾销。1.技术壁垒:纺织服装是欧盟设置技术壁垒最多的商品之一,目前针对纺织品贸易的技术壁垒以欧盟的最多且影响最大。欧盟的《关于禁止使用偶氮染料指令》草案已于2003年9月11日正式实施。另外,欧盟还在《欧盟未来化学品政策战略》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化学品的注册、评估、许可管理办法》。欧盟“新政策”的出台,一方面将增加轻纺产品出口的检测费用,增加企业的出口支出,其产品很可能因缺乏价格竞争优势被欧盟市场拒之门外;另一方面,我国的出口产品若因检测结果不符合“新政策”,也将不能进人欧盟市场。此外,欧盟还制定了生态标签认证标准(Eco—label)和环保纺织品标准(Oeko—TexStandard100),这些标准已成为鉴定环保纺织品的重要国际标准。2.市场经济地位确定机制:欧盟虽然承认了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却带有苛刻的条件。①企业所作出的有关价格、成本和劳动力的成本投入、生产、销售和投资的决定是根据反映了市场的供求关系的市场信息,并且不存在国家的实质性干预,在计算重要的成本投入时是按照市场价格。②企业必须建立一个而且是唯一的符合国家会计准则的、账目清楚的会计账簿,并且由独立的会计部门进行审计。③企业生产成本不受以前的非市场经济制度影响而扭曲。④企业应受到所有权法和破产法的管辖,由此保障企业管理的法律安全和生产的稳定。⑤货币兑换按照市场汇率。这些条件在最市场化的国家中也只有少数企业能达到,可见欧盟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条件设置之高。3.我国纺织业企业出口份额比例变化:由于欧盟对我国纺织品的严格限制,部分国内纺织业企业对于如何应对感到无计可施,有的企业只好暂时放弃了出口,选择了观望,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对欧盟出口的主要纺织品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是熟纱、成衣、布料、围巾等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浙江、广东、湖北、宁夏、河北等为主要出口地区,2006年对欧盟出口纺织品占其产品出口总量的比重分别达到25%、34%、41%、37%和28%。出口受阻将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纺织业增收造成严重不利的影响。如表1所显示,浙江等五省在欧盟对其反倾销后,出口额明显有所减少。表1浙江等五省欧盟反倾销后份额对比单位:百分比省份浙江广东湖北宁夏河北欧盟反倾销前所占份额25%34%41%37%28%欧盟反倾销后所占份额13%27%22%16%15%(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网站,2010年6月)1.2中国纺织业的反倾销应诉欧盟东扩后不久,欧盟纺织品服装组织对我国35类纺织品(化纤布)提起反倾销申诉,但是,申诉方只是一个代表原欧盟15国的行业组织,现在欧盟成员国已增至25个,这样它的代表性就大打折扣―――起诉书中的所有数据显然站不住脚。。在这样的情况下,正是由于欧盟方面存在着这样明显的法律空白,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在充分征求应诉企业的意见后,决定由商会牵头,在应诉企业单独争取基于市场条件的分别税率的同时,打掉欧盟申诉方声称的行业损害或行业损害威胁。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作出上述决定是基于如下考虑的。首先,在申诉方的起诉书中,很多涉及行业损害的关键要件不符合WTO反倾销协定及欧盟反倾销法的要求,而欧盟委员会对此未加认真评估,就向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发出了征求意见公告。其中明显的漏洞有:申诉人身份不清,而且这七个生产商的不属商业秘密的基本信息缺失,中国企业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辩护;起诉书中所有的主张都是依据欧盟15国而非东扩后的25国的数据作出的,只要对这些数据稍加分析,就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其次,此案应诉企业共有56家,但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