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本章测试2(浙科版必修3)一、选择题(共60分)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C.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D.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解析:免疫是机体识别“自己”、排斥“非已”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青霉素是一种外源性物质,它杀灭细菌不是机体本身的保护性功能,所以不是免疫。答案:D2.以下免疫过程中,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B.皮下注射狂犬病疫苗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D.静脉注射抗狂犬病毒的抗体解析:非特异性免疫包括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与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可参与第一、第二道防线和特异性免疫。答案:A3.儿童受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后,有的不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却获得了对抗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A.非特异性自然免疫B.非特异性人工免疫C.特异性自然免疫D.特异性人工免疫解析: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人体存在着三道防线:一是皮肤和黏膜组成的第一道防线;二是体液中的溶菌酶和巨噬细胞组成的第二道防线;三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以及体液中的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组成的第三道防线。其中前两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这种免疫表现为当某种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人体内成熟的B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免疫球蛋白,即抗体,抗体具有特异性。如果这种免疫是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就称为自然免疫;如果这种免疫是通过人工的方法获得的,就称为人工免疫。题中所述的某些儿童在感染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后没有得病,即已具有抵抗这种病毒的能力,所以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自然免疫。答案:C4.下列只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A.抑制病菌的繁殖B.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C.效应细胞毒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导致靶细胞死亡D.使细菌外毒素失去毒性解析:细胞免疫区别于体液免疫的最大特点是效应阶段中效应细胞毒T细胞与具有相应抗原-MHC复合体的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中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选项B和D的叙述主要体现体液免疫的作用,选项A的叙述较笼统,不明确。答案:C5.下列有关抗原与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B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B.抗原都是外来的物质,自身的组织或细胞不能成为抗原C.外毒素、凝集素、抗毒素化学本质都是球蛋白D.一个效应B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的抗体解析:效应B细胞是B细胞受抗原刺激之后产生的,只能分泌与该抗原对应的抗体,而不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自身病变的组织和衰老的细胞会受到自身免疫系统的攻击,属于抗原;抗毒素和凝集素是一种抗体球蛋白,而外毒素是细菌分泌的一种对人体有毒的化学物质,应属抗原。答案:D6.下图表示A、B两妇女在1到5月血浆中人乳头瘤状病毒抗体的相对含量。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不成立的是()A.妇女A在1月份接种了疫苗,妇女B没有B.两人均在4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瘤状病毒C.妇女A免疫系统可以清除病毒并能长期产生保护作用D.人乳头瘤状病毒疫苗刺激机体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解析:妇女A免疫系统可清除病毒,其对该种病毒的免疫时间取决于体内相关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存在时间的长短。由图示A、B曲线在2月份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出:妇女A在1月份接种了疫苗,妇女B没有。两人体内4、5月份均产生了大量抗体,说明她们在4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瘤状病毒,妇女A产生的抗体量较大、速度较快,说明妇女A体内存在相应的记忆细胞。答案:C7.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可表现为()A.自身免疫病,肌无力B.自身免疫病,痉挛C.过敏反应,肌无力D.过敏反应,痉挛解析:本题以调节和免疫为核心命题点,考查神经元之间兴奋传导及免疫相关疾病的知识点,综合考查理解能力。本题并没有出现致敏原刺激的题干信息,排除C、D。病人血清中含有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则该受体无法正常与兴奋递质乙酰胆碱结合,另一神经元接受不到刺激,无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