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一、《樟树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樟树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由我市聘请中科院旅游规划研究中心编制,于2002年7月通过专家评审。一、我市的旅游整体形象定位:中国药都福地东方养生佳园一、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分析1.区位优越:樟树市地处赣中,交通方便,可进入性强,处在南昌-井冈山-赣州金牌旅游线路的必经之道上,又是赣西旅游网络开发与全省金牌旅游线路的结合部。2.资源丰厚:樟树的旅游资源种类多、品位高,在古文化和中药资源领域具有很强的独占性与垄断性,在道教文化和酒文化旅游资源领域也具有比较优势。3、金牌线路:江西省推出了三条金牌线路,其中“南昌——井冈山——赣州”是一条红绿古文化生态兼俱的金牌旅游线,樟树正处在必经之道上,特别经公路的旅游者可将樟树作为一个中间站。4、领导重视:市委、市政府领导已认识到现代旅游业功能,认定发展以药都为核心的旅游产业是全市经济振兴的必由之路。二、旅游资源总体评价(一)旅游资源较为丰富,部分资源具有相对垄断性(二)道教文化与中医药结合,发展养生保健旅游极佳(三)旅游资源布局与组合利于重点开发与综合性旅游区建设三、旅游发展战略目标(一)总体目标经过五年大力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将樟树市建设成为江西以药文化为主题的新兴旅游城市,使得古老的药都重放异彩。再用十年的建设,把樟树建成江南道教旅游胜地和江南药都保健旅游地。经过总计二十年的建设,把樟树市成为驰名中外的中国药都和中国养生保健胜地。(二)旅游业发展阶段目标与指标1、阶段目标(1)近期――大力创业期(2001~2005年)把旅游业作为全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来培育,发展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旅游业对GDP的贡献提升至3%左右,把樟树建成江西旅游新星。(2)中期――全力建设期(2006~2015年)把旅游业建设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旅游业对GDP的贡献达到8%左右,把樟树建成江南道教旅游胜地和江南药都保健胜地。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3)远期――积极升华期(2016~2020年)把旅游业建成为樟树市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旅游业对GDP的贡献达到10%左右,全面建成中国药都和中外弛名的道教养生保健胜地。四、旅游生产力总体布局框架樟树市的旅游生产力总体布局可以概括为“一山、一江、两镇、两城”。一山为閤皂山(含玉华山),一江指赣江,两城分指吴城和筑卫城,两镇各为樟树镇(即樟树市区)和临江镇。从而形成以閤皂山(含玉华山)为龙头,以市区为核心,以“吴城”和“筑卫城”为两翼的旅游开发框架和格局(表5-1)。表5-1樟树市旅游生产力布局与建设重点一山(閤皂山森林公园(含玉华山)):閤皂山道教胜地、玉华山景区、店下水库(更名为:葛仙湖)度假区。一江(赣江):滨江休闲游憩带、赣江风光(杨树林)、江岛休闲(誉家洲)、江边浴场。两镇(樟树市区、临江镇):樟树市区,重塑“药都”形象,在传承“药都”传统功能(集散、加工)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需求强化保健、养生、药文化展示、会展等综合旅游功能;临江镇,古镇风光、历史名人、疗养基地(荣军医院);结合当地原粮加工业的优势,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及地方特色美食产品开发。两城(筑卫城遗址、吴城遗址):筑卫城,筑卫城古文化展示区;吴城,吴城遗址展示区、吴文化演示区、吴城水库。(一)提升一个龙头——閤皂山(含玉华山)閤皂山国家森林公园系青山秀水、仙家圣地,融道家养生、绿色生态、森林风光、度假休闲为一体。閤皂山创造体现“道家养生+自然生态”的“天人合一”意境。玉华山作为赣中最高峰,系花岗岩地貌,风景幽美,植被优良,可作为“赣中屋脊,绿色宝库”山岳生态旅游目的地。(二)打造核心腹地——千年药都樟树市区:核心腹地。在老城区体现千年古药都文化底蕴;新城区展现现代化新药都风采。临江古镇:副中心。市区药都功能的延伸和补充。(三)丰两翼之羽——两城遗址筑卫城:远古沧桑意境吴城:江南商代方国邑城五、旅游区建设与项目布局樟树市发展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