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训练一(第一—三讲)限时:35分钟总分:85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9湖北黄冈中学适应性考试)西周时期,士是最下层贵族,但到了春秋时期,士的地位上升,他们当中的许多成员,凭借智力作为新的谋生手段,他们的思想主张也得到传播。这一现象()A.推动了周文化的传播和普及B.反映了分封制度逐渐瓦解C.导致宗法制的瓦解和崩溃D.加剧了当时社会局势的动荡答案B春秋时期,士的地位上升,他们凭借智力作为新的谋生手段,逐步改变血缘世袭特权,使得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度逐渐瓦解,故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周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排除A;春秋时期,宗法制并未崩溃,排除C;春秋时期,士的地位上升,他们的思想主张得到传播,与当时社会局势的动荡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2.(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四)下面为汉武帝初年和汉宣帝末年法家或法吏与儒家或儒者出身的公卿所占可考公卿总数比重的变化情况示意图。此图可用于研究,汉代()A.非儒家各学派的消亡B.察举制度的日益完善C.国家教育体系的健全D.社会主流文化的转型答案D从材料信息可知,汉武帝初年和汉宣帝末年,儒家或儒者出身的公卿所占可考公卿总数比重迅速上升,而法家或法吏出身的公卿所占可考公卿总数比重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许多儒学家受到重用,故选D项。A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察举制度材料信息未涉及,故B项错误;仅依据材料信息无法判断汉代国家教育体系是否健全,排除C项。3.(2019重庆三诊)“自魏晋重中书之官,居喉舌之任,则尚书之职,稍以疏远。至梁、陈,举国机要,悉在中书,献纳之任,又归门下,而尚书但听命受事而已。”这说明魏晋南朝时期()A.门阀士族操纵政权B.中枢执掌受控于皇权C.尚书职责得到规范D.三省六部制度已形成答案B材料主要反映了中枢机构的异变,并没有反映门阀士族操纵政权,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尚书地位的下降,而不是职责的规范,故排除C项;三省六部制形成于隋唐时期,故排除D项。材料中的变化说明中枢的执掌是受控于皇权的,故选B项。4.(2019河南适应性考试一)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据下表可知()唐代中后期使相变化表时间阶段数量(位)出身所在结果唐玄宗时期8多科举出身;安史之乱后奖赏军功大部分都为宰相,一直在中央代天子巡边唐肃宗至唐懿宗时期36几乎都是藩镇节度使多数在藩镇,不在中央形成大量强藩唐僖宗至唐哀帝时期67强藩霸臣推荐几乎全部在藩镇,不在中央藩镇之间频繁征战A.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B.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C.使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D.使相致使唐代战争不断答案B从材料信息看,唐朝安史之乱以后,使相数量越来越多,权力越来越大,这会造成藩镇势力尾大不掉,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故选B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使相在安史之乱以前已经出现,而藩镇割据出现在安史之乱以后,故A项错误;由“几乎全部在藩镇,不在中央”可知C项错误;唐朝后期战争不断,这是藩镇割据的结果,并非使相致使战争不断,故D项错误。5.(2019江西名校联盟二检)据《史记》记载,在西汉前期,拥有百万资本的商人较多,民间借贷现象较为普遍。如果一年内投入百万巨资,就可以收获二十万利息。由此可以推知,西汉前期()A.商业资本比较活跃B.重农抑商政策被舍弃C.商人社会地位提高D.长途贩运已较为普遍答案A根据材料中“拥有百万资本的商人较多,民间借贷现象较为普遍”以及“收获二十万利息”等信息可知,西汉前期,商业资本比较活跃,故选A项。西汉前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商人社会地位如何,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长途贩运贸易,可排除D项。6.(2019陕西榆林模拟)经济繁荣、社会秩序安定为文学的兴盛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创作环境。下列诗句不能折射唐朝经济发展的是()A.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B.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C.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D.昔在建城市,盐酒昼夜喧答案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市的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故D项符合题意。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农村集市贸易(草市),故A项排除。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