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1设计概况1.1工程概况随着某区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污水量与日俱增,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对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造成不良影响,与城市建设步伐不相适应。因此,为了给人民身体健康和投资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区环境,拟建污水处理工程:污水处理厂1座,总占地35亩,位于某区规划南六路南侧。污水处理后达一级B标排放。1.2基础资料1.2.1地理位置某区位于西藏高原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地理位置跨北纬27°33~30°40′,东经92°09′~98°18′。东部和北部分别与昌都,那曲地区连接,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拉萨市、山南地区相邻,南部与印度、缅甸两国接壤。1.2.2地形、地貌某区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海拔高低悬殊,北为念青唐古拉山脉,南为喜马拉雅山脉东端,东有横断山脉,西是冈底斯山余脉,平均海拔4000m以上,最高峰南迦巴瓦峰高7781m,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带。境内群山耸峙,峡谷纵横。1.2.3气象某区雨充沛,气候湿润,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8.7℃,最高温度30.2℃,最低温度-12℃,平均降雨量500~2000mm。属高原带温带半湿润性季风型气候,尼洋河谷平原一带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为8.5℃,最高温度为30.2℃,最低温度为-15.3℃。最大冰冻深度14cm,主导风向是以南风为主的河谷风。年平均降水量为654.1mm,最高日降水量为49.7mm。雨量集中时间为4~10月份,降雨量约为全年的95%,6月份最大降雨量136为mm,最大积雪深度为11cm。1.2.4水文某区境内有大小河流数百条,湖泊几十个,构成了特异的网状水系。全地区河流总长度10536km,水域面积约20万公顷,冰川67.282万公顷,水力资源总蕴藏量11300多万kW,其中可供开发的约3184万kW,分别占自治区总量的41%和56%,是世界上少有的水资源集中地区。第1页共31页流经域的尼洋河流量充沛,终年不断,水流平缓,水质良好,历年平均流量为502m3/s。尼洋河流量充沛,终年不断,最大洪水流量为2710m3/s,城区八一大桥处最高水位为2996.36m,常水位为2995m。镇区位于尼洋河河谷平原,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城区处在第四系河床河漫冲积层的第一、二、三阶地上,阶地为沙砾石层结构,厚度估计在50m以上,地下水位高,含水层厚。地下潜水深度,枯季一般在1.5~3m左右,汛期普遍升高1.5m以上。同时地下水补给来源丰富,受降雨,尼洋河水和山泉补给,底层渗透条件良好。深层地下水也有一定储量。1.2.5地质们于尼洋河谷中,第四纪堆积物以冲积相堆积为主,仅有少量洪积和冰碛物堆积,其沉积时代为晚更新世——全新世。根据有关资料,所在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1.3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1.3.1设计依据(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4)《给水排S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6)《给排水设计手册》1.3.2设计原则本设计遵循如下原则进行工艺路线的选择及工艺参数的确定[1-4]:(1)采用成熟、合理、先进的处理工艺,处理能力符合处理要求。(2)投资少、能耗和运行成本低,操作管理简单,具有适当的安全系数,各工艺参数的选择略有富余,并确保处理后的污水可以达标排放。(3)根据地形地貌,结合站区自然条件及外部物流方向,并尽可能使土石方平衡,减少土石方量,以节约基建投资,降低运行费用,即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减少建设投资,降低运行费用。(4)废水处理系统在运行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调性,可以适应污水水质、水量和水温的波动,即处理设施应有利于调节、控制、运行操作。(5)处理设施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以较为稳定可靠的处理手段完成工艺要求。(6)总图设计应考虑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管线设计应包括各专业所有管线,并满足工艺的要求;工程竖向设计应结合周边实际情况提出雨水排放方式及流向。(7)在设计中采用耐腐蚀设备及材料,以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第2页共31页(8)废水处理系统的设计考虑事故的排放、设备备用等保护措施。(9)工程设计及设备安装的验收及资料应满足国家相关专业验收技术规范和标准。1.4厂址选择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时,应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