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十大因素-免费报告-3SEE网-EnglishKorea首页调研公司培训会议行业情报付费报告免费报告调研文库求职招聘邮箱论坛3see首页>免费报告>建材影响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十大因素报告出处:中国拟在建项目网发布日期:2004-03-02报告类别:调查报告行业分类:建材调查时间:2004-2-26样本情况:影响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十大因素调查机构:中国拟在建项目网报告来源:中国拟在建项目网报告内容:一、我国钢材市场仍有发展空间,但品种结构问题突出当前,支持我国钢材需求长期增长有两大动力,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大量交通、能源、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左右,全国城镇居民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现在我们面临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就业的矛盾、外来竞争的压力、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冲突等,这些问题迫使我们必须加快城市化进程,只有加快这个进程,城乡利益的矛盾才能得以缓解,才能趋于协调。因此,城市化进程不减速,钢材需求就不会减速。二是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最近几年,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首先,我国汽车市场开始了大幅度的增长,2002年我国汽车产量与2001年相比,一年增长了36%,与2000年相比增长51%。2003年我国汽车产量高达430万辆,消费量达445万辆,居世界第三位。其次,大量消耗钢材的机电、造船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必然刺激钢材消费的快速增长。2003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将超过1900亿美元。另外,随着国家继续坚持扩大内需和扩大外贸出口的方针,将会继续促进第二产业中其它大量消费钢材的行业发展,目前我国已有39种产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随着我国制造业水平的不断提高,还会有更多的产品大量出口,这会进一步增加国内钢材需求量。目前,我国钢材消费有着明显的发展中国家特点,建筑业和工业钢材消费约占我国钢材总消费量的90%左右,钢材消费板带比低。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钢材消费仍将以建筑用长材为主,板带比会有适度提高。但目前我国钢材生产与消费的板带比不相适应,两者相差约7个百分点。板带材生产不足,只能依靠进口解决。近几年我国进口钢材中,板带材的比重占90%左右。2002年进口了2117万吨板材,2003年进口板材量将达3300万吨左右,所以,今后我国钢铁工业要着重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由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不同,钢材消费强度是明显不同的。一般说来,钢材使用强度呈现以下四个阶段的变化:(1)不发达阶段,相当于人均GDPl000美元以下的时期,这一时期钢材消费强度很低。(2)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相当于人均GDPl000-2000美元的时期,钢材消费强度呈现迅速上升趋势。(3)工业化后期阶段,相当于人均GDP2000--4000美元的时期,这一阶段钢材消费强度将维持在一定高水平上。(4)成熟阶段,相当于人均GDP大于4000美元的时期,产业结构优化、科技进步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导致钢材消费强度缓慢下降。从发达国家所走的道路看,工业化是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快速积累社会财富、迅速提高生活水平的过程。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财富的积累,都和钢铁累计消费量的增长保持着同步增长。从英国、美国、日本、前苏联等几个国家工业化历程分析,工业化过程需要大量的钢铁作为支撑。从1901年到2000年,各主要工业国钢材消费总量分别为:美国71亿吨、日本38亿吨、前苏联56亿吨,而我国同期钢材消费总量仅19亿吨。从国外工业化的经验看,在实现工业化之前,钢材消费是一个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且钢材消费达到饱和点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即基本实现工业化、人均GDP达3500-6000美元、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第三产业达50%以上。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目前尚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人均GDP仅1000美元、第三产业仅占33.7%,因此,我国未来钢材消费还有一定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