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高速公路路肩护栏结构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刘贤秋胡劲松陈洪祥(江西公路开发总公司梨温高速公路公司进贤331721)摘要:本文从对高等级公路加强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现实要求出发,分析了通过对路肩和护栏结构形式进行改良而得到进一步实现的可行性。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工程;路肩;护栏0前言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级公路路肩采用土路肩防护栏则为钢板护栏型式。实践证明,该种结构对于保护路面和保障安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却难以更加有效地控制和抵挡快速行驶的重、大型车辆在潮湿、降雪、结冰等不利天气情况下外倾甚至翻车事故的产生。按照“以人为本”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适应高速公路公司化管理优质高效和社会化服务功能安全畅通的需要,改善高速公路路肩和护栏结构形式,对于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尤其是路面外翻车事故,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试图论述改良高速公路路肩和护栏结构型式对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产生的积极作用及其可行性。1高速公路事故1.1高速公路事故情况据对一条长245km的高速公路2003年交通事故情况调查统计,全年共发生交通事故536次,其中30起造成车毁人亡的惨剧,致死124人,伤206人。直接经济损失5200多万元,1-7月份上半年统计的路损赔偿款高达323.77万元。交通事故直接造成护栏、路肩、边沟、边坡防护、交通标志和报警电话以及中央分隔带路缘石、绿化苗木等的大量破坏,而且有相当多的事故因车毁人亡而车主未办理保险或保险不够,使公司的路产路权受到了永久的损害。1.2事故发生的原因产生交通事故的原因可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多为人的因素,如疲劳驾驶、操作不当等因素造成事故频率占76.1%。间接原因:主要是车、路、环境的因素,因车辆超限超载爆胎造成事故频率占23.9%;也可分为人、车、路与环境(天气、气候)的因素。如按人、车、路与环境方面的影响来分析,主要原因在人,另据调查(按1993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统计人的因素占93%以上,4年以内驾龄驾驶员事故率占高速公路事故率50%以上);车辆方面据对1998和1999年的统计,因车辆机械故障造成死亡事故的比例分别占5.9%和5.15%;路的方面表现在线型标准(如:平曲线曲率的大小,竖曲线半径大小,坡度大小和线型组合),路面状况(如路面摩擦力的大小)和路肩及防护设施的作用情况等;环境方面如天气、气候条件(如路面在受潮湿、降雪、结冰等影响时事故率分别为路面干燥时的2、5、8倍),野外比市区地区高速公路事故率高近1倍;同时行车速度与事故率也有很大关系,如美国1973年将车速由110km/h降到80km/h事故发生率也随之降低,1974年和1975年事故分别下降316.4%和17.4%。1.3事故类型交通事故按发生类型可分为碰撞、追尾、翻车等,据统计翻车事故(尤其是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重大事故)多发生在填方路段路面以外。1.4其他原因影响路外翻车等事故除了上面分析的原因以外,土路肩在车辆行驶或打滑到该范围时容易下沉打滑,导致车辆外倾甚致出现事故;在车辆严重冲撞的情况下现行的钢板护栏因为其护栏柱基础是土路肩,其整体强度根本难以抵挡,所以事故是难免的。见图1。图12改良路肩及护栏结构改良路肩及护栏结构以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应采取教育、工程、执法和急救相结合的办法综合治理。教育方法就是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和方法教育驾驶人员不要疲劳驾驶,不要超速驾驶,车辆不要带病行驶,不要酒后开车,不要超限超载等;执法就是要加大对违法违规行驶车辆的执法执罚,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急救就是在事故出现后,快速反应,快速施救,科学施救。工程就是针对事故发生的普遍规律和事故出现的特殊路段(也就是事故黑点)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及手段,亡羊补牢,犹未为晚,防止和控制类似事故的发生。工程措施的使用首先应在工程设计中予以考虑,如路线平纵面线型的优化设计、路面结构设计、路肩和护栏的改良设计、交通标志的设计等。本文重点是分析改良路肩及护栏结构的必要性和实施的可行性。2.1路肩护栏结构型式的改良高速公路路肩和护栏结构型式的改良,对于新建公路如果在设计过程中得到体现,将会事半功倍;但对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