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选择题1“.《林枫对第一汽车制造厂建厂工作的指示》写道:全体职工首先要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力争按期完成这一庄严和光荣的建厂任务有苏联热诚无私的帮助,依靠全”体职工自觉的努力和高度的创造热情,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该指示最有可能发表于()A“”.大跃进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三大改造时期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第一汽车制造厂可知,这应是一五计划期间的成就,故选B项。2.[2017·湖北孝感一中期中]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用三个五年计划或更多的时间完成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但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96.3%,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7.8%。这说明()A.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发展B“”.农村经济左倾错误严重C.农业改造中存在冒进倾向D.农业集体化目标已顺利完成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发展是1958年,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左倾错误,故B“项错误。材料中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96.3%,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7.8%”,说明农业改造中存在冒进倾向,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3.[2017·太原模拟]“”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民用企业布置在东北地区的有50个,中部地区有32个,军用企业布置在中西部地区的有35个,但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地均是空白。这反映了()A.便于苏联就近对中国援助B.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C.东南地区的工业体系完善D.加强中国工业实力的要求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一五计划期间,中国民用和军用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及中西部,而沿海多为空白,结合所学分析可知当时两大阵营敌视对峙,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敌视新中国,民用和军用企业的地区布置是为了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故B项正确。A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C、D两项不能体现主要意图,均排除。4.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不仅不会破坏国家的统一市场,相反地,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由此可见,这个报告()A.有效纠正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B“”.全面总结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C.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D.针对苏联经济模式进行了反思答案D解析人民公社化运动从1958年开始,而中共八大是在1956年召开的,所以这个报告不可能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而在八“”“”“”大报告中则论述了自由市场和国家市场的关系,没有对一五计划进行经验的总结,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故C项错误;从材料可知,“”“”中共八大报告论述了自由市场和国家市场的关系,提出将有计划地组织部分自由市场这实际上是有意识地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对苏联经济模式的反思,故D项正确。5.[2018·江苏盐城一中期末]“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其共同原因是()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B.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远远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答案D解析“”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以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为主要标志,试图以大规模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但它并不适合农村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水平;战时共产主义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取消了商品贸易,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据此可知D项正确,排除C项。A项只适合苏俄,故排除;B项只适合中国,故排除。6.[2018·福建厦门一中期末]20世纪50年代末,东北某大学生被分配至山西支援建设。1962年因政府实施压缩城镇人口的政策又返回家乡务农。据该青年的这一经历可以推断当时()A.国民经济出现较大波动B.高等教育服务农村建设需要C.计划经济决定个人前途命运D“”.左倾错误导致失业严重答案A解析1959~1961年国家进入三年困难时期,因此在1962年实施了压缩城镇人口的政策,才导致材料中的大学生返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