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资金合作论坛2009年9月4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中国,上海合作无间,减排无限!主办单位: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南南合作特设局美国环保协会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论坛背景: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以及最近一年多以来一系列气候变化谈判,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在协商和争执中艰难推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认识到只有通力合作才能解决气候变化这一世纪难题,同时,又对各自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履行什么样的义务有着较大的分歧。这些分歧是否能得到弥合或达成妥协,影响着《京都议定书》的全面、持续并有效地实施。即将到来的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要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新安排举行谈判,全世界都在关注会议能获得怎样的成果,都在期待建立一个长久全面的协作机制。如何落实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和能力建设支持,是这次会议的热点问题。《京都议定书》就资金技术的援助有明确的条款,但发达国家一直没有做出实际的承诺,并且缺少相应的操作机制。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问题是资金和技术。在公约和议定书框架下建立的基金(LDC基金、SCCF、适应基金)到目前为止总额约为5.12亿美元,未来4年将达到8.4亿美元,这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极为有限,在技术援助方面,由于知识产权的问题,发达国家对本国产业竞争力维护问题,援助很难落实。值得研究的方面有:如何创建新的更大规模的援助基金,如何创建一个可以运行的技术转移机制,如何实现知识产权的保护,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如何保持经济的增长,等等。另一个热点是发达国家对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要求。其中,中国作为主要的碳排放大国首当其冲,应当如何看待中国这个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应承担的责任呢?中国还处于工业化的阶段,高能耗产业占据的比重较大,万元GDP能耗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从这方面说中国的节能减排空间很大,另一方面,中国的历史排放量、人均排放量都比较低,大多数的排放属于消除贫困的基础排放,今后一个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总量依然会增长。处于这样的复杂位置,中国应该如何处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分歧,中国的态度对其他新兴国家会产生什么影响。中国重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府间和民间合作。中国的减排的努力需要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中国的减排行动也为发达国家的有关企业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中国政府积极推动CDM机制下的国际合作,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先进技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节能减排事业,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如何进一步推进CDM机制,并创新合作模式,达到一个各方共赢的局面,值得深入研究探讨。应对气候变化不仅靠政府间的谈判协商,还有赖于民间的交流合作。我们举办这次“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资金合作论坛”,正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南南合作特设局的“全球气候变化技术转移平台”以及“发展中国家全球气候变化对策培训中心”在上海的启动和成立之际,诚挚邀请国内外政府官员、学者、企业家以及环保活动人士出席,就相关话题深入交流和探讨,从多角度推动了解与合作。第3页共8页第2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8页第4页共8页第3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8页论坛主题: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资金合作论坛时间:2009年9月4日论坛地点: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上海市杨浦区国和路346号)论坛规模:预计参加人数约为200人协办单位: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哥伦比亚大学澳大利亚金融与能源交易所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伙伴关系计划中国企业家俱乐部ECEB网络中国可再生能源企业家俱乐部国家节能信息传播中心罗瓦楼宇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论坛议题:-应对气候变化与环保能源政策-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