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与科教、文化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毛泽东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1新中国初期的科技文化成就“两弹一星”研制的背景2农业科技的世界之最3百家争鸣百花齐放4新中国初期的教育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院系大调整5新中国扫盲教育注重实际6综合7一、选择题1.1956年12月毛泽东主张允许国家市场的对立物自由市场存在,“并且说这就是中国的新经”济政策。这一主张得到了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的赞同。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与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相同B.摆脱了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C.探索与苏联经济体制不同的道路D.出现了大起大落的经济发展模式解析:C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而毛泽东主张允许自由市场的存在,是基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故A项排除;此时毛泽东提出允许自由市场的存在,但未能长期坚持下去,表明中国共产党仍然未能摆脱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故B项排除;中国虽然向苏联学习,但并没完全照搬斯大林模式,“”而是允许国家市场的对立物自由市场存在,故答案为C项;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出现大起大落的经济发展模式,故D项排除。2.(2017·齐鲁名校协作体调研)毛泽东在1958“年先后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的。即使当时中国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但不少科学家还是开始投入这些开发计划。这主要说明了()A.“”两弹一星的开展是国内外形势所需的结果B.“”大跃进运动有利于我国国防现代化的发展C.我国完全有能力在短期内实现国防现代化D.应该将发展国防高科技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弹一星是在当时美苏争霸,中国国防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制定的科技发展战略,故A“”“”项正确。大跃进是经济领域左倾错误的体现,故B项错误;C、D两项据材料不能得出,排除。3.(2017·北京期中)“”某班历史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试验成功D.“选育出南优2”号杂交水稻解析:D“”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要求新中国的科技发明为世界首次,原子弹爆炸、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和载人飞船试验成功都不是世界首次,“袁隆平选育出南优2”号杂交水稻在世界上为首次,D项符合题意。4.(2017·河北衡水调研)有位在华的苏联学者不同意毛泽东关于孙中山世界观的论点,有人提议把这一事件通报给苏联驻华大使。毛泽东回复道:“我认为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这是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无所谓损害威信。这充分表明毛泽东()A.在学术界提倡百家争鸣B.在国际交往中的高度自信C.在学术界提倡百花齐放D.坚定地倒向社会主义阵营解析:A材料中毛泽东的回复说明了他认为在思想上要允许存在争议,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这表明毛泽东在学术领域鼓励百家争鸣,所以A项正确。B项不是材料所表现的含义,是对材料信息的误读,排除B项;百花齐放是艺术领域的主张,故C项错误;D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点。5.1952年6月至9月,国家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除保留少数文理科综合性大学外,按行业归口(归属)建立单科性高校;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相继新设钢铁、地质、航空、矿业、水利等专门学院和专业。另外,还根据计划经济和工业建设的需要设置新专业,私立高校、教会高校退出历史舞台。这场教育体制改革,涉及全国四分之三的高校,“”史称院系调整。这次院系调整的主要目的是()A.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急需人才B.照搬苏联高校发展模式C.重视社会科学的意识引领作用D.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解析:A从材料中可看出,这次院系调整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2年,是在国民经济已经恢复,即将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急需工科人才的背景下进行的,A项正确。照搬苏联模式是本次院系调整的特点,不是目的,B项错误;本次调整重视工科,对社会科学采取裁撤的措施,C项错误;院系调整后,国家加强了对高校的领导,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大大削弱,D项错误。【新知生成】1952年院系调整1952年6月至9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