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13.30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13.30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7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13.30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7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13.30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7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2016·山西联考)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期,丧家命僧道诵经设齐(“”通斋),用酒祭祀作佛事,以为资冥福,出葬用以导行。这种风气政府禁而不止。这主要反映出()A.外来文化渗透到民间各个方面B.儒释道三教合流的表现C.北宋儒家思想丧失了传统地位D.北宋统治迷信色彩浓厚【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这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表现,故B正确。【加固训练】(2015·天门调研)北宋程颐说道:“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说明()A.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C.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D.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解析】选C“。依据材料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信息可知,作者强调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故C正确。2.唐后期的韩愈把经学家们一直不太重视的《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专门抽出来,作为载道的重要经典详加注释,大力宣扬其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到宋代更把修、齐、治、平放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并且把《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成为儒家原始经典中的经典。上述材料典型地表明唐宋时期的儒家学者()A.“”认为心在理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B.将纲常伦理注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C.积极应对佛道之学对儒学带来的挑战D.面临着如何创立儒学新体系的时代课题【解析】选D。依据材料内容可知,“”唐宋时期的儒学家不断对儒学进行新的改造。认为心在理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从南宋开始,即陆九渊最先提出,时间不符,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纲常伦理在社会各个层面的运用,故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儒学家的改造是因为面临佛道的挑战,更强调一种儒学自身的发展,故C错误;材料正是在说明儒学家不断对儒学进行改造,创立新儒学体系的过程,故D正确。【加固训练】(2015·郑州模拟)宋以前,孟子的地位一直隐而不显,其地位甚至不及颜回。宋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孟子升格运动展开。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并列,“”《孟子》跻身四书,成为了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宋代孟子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A.孟子在儒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B.孟子的思想与宋儒的政治和理论诉求有诸多契合之处C.孟子和宋儒都面临来自道家、佛教等各家的严峻挑战D.朱熹欲借孟子思想完善自己的学说体系提高学术修养【解析】选B。孟子在儒学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但A表述不能体现出宋朝孟子地位提高的原因,故A错误;宋代时孟子地位提高体现出孟子主张与宋代儒学家思想的相同,故B正确;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不存在佛教的冲击,故C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孟子地位提高,没有涉及朱熹借孟子完善自己学说的内容,故D错误。3.(2016·江西名校联考)程颢、程颐兄弟认为,不是物喜己悲之乐,而是悟本达源之乐、超凡脱俗之乐,这“”种至善圆满之乐是建立在觉悟自心基础上的。这反映出()A.理学对修身养性较为注重B.理学有教人消极处世之意C.佛道文化对理学影响至深D.二程彻底改造了传统儒学【解析】选A“”。根据材料悟本达源之乐、超凡脱俗之乐,“‘’”建立在觉悟自心基础上的可知,二程注重修身养性,故选A;B、C材料并未涉及;二程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改造,并没有彻底改造,故D错误。4.(2015·赣州模拟)朱熹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旨在强调()A.儒家自古以来就讲求个人的道德修养B.人的正常欲望是天理,超越于此的是人欲C.“”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家一以贯之的思想D.人要克制欲望才能发明本心符合天理【解析】选C“”。据材料从孔子克己复礼到《中庸》及《大学》,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得出朱熹强调儒家一贯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故C正确。5....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13.30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