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XX县区工作情况汇报贵安XX县区简介一、贵安XX县区基本情况(一)地理区位。贵安XX县区位于黔中经济区核心区、XX市和XX县区相连的中心地带,规划面积1795平方公里(其中直管区470平方公里),涉及贵阳和安顺两市的21个乡镇(现状人口73万人),交通区位优越,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22处,具有发展健康产业的天然优势。(二)目标定位。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批复设立贵安XX县区,要求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2014年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印发《贵州贵安XX县区总体方案》,明确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创新发展试验区、高端服务业聚集区、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区五大战略定位,并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幸福宜居、特色鲜明的国际化山水田园生态城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安XX县区时强调,“XX县区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不能降格以求。要发挥贵安XX县区在黔中城市群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使XX县区既成为经济新高地,又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李克强总理在视察贵安XX县区时指出,“贵安XX县区预示着贵州的未来。不远的将来,这里一定会是一座超乎想象的现代化园林城市。要把贵安XX县区建设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示范区和现代化新XX县区”。XX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推进贵安XX县区建设,提出努力打造成贵州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全国极具特色的一流城市XX县区。(三)规划简况。贵安XX县区总体规划在空间结构上,按照“生态文明引领、核心板块支撑、快速交通连接、特色小镇彰显、美丽乡村辉映”的布局原则,规划为“一核两区”三大功能板块。“一核”,即核心职能集聚区,包括贵安生态新城、马场科技新城、天河潭新城、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两区”,即特色职能引领区和文化生态保护区,分别为平坝新城、第1页共7页乐平产业功能区、蔡官产业功能区和屯堡村寨群落、手工艺遗产群落、水脉林盘群落、滨湖湿地群落。在综合交通系统上,规划对外交通、道路系统、公共交通,停车、慢行与旅游交通四大交通系统,形成“一环四线”铁路网、“两横两纵一射”高速公路网、“三横四纵”骨架道路网、核心区“两横两纵”城市轨道网并与贵阳中心XX县区轨道线网一体化衔接。在生态绿地系统上,构建了“五区为底、八廊通联、山城相嵌、景观通贯”的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了5个生态保护区、8个绿廊以及94个各类公园。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上,根据各流域片区的自然特征、发展模式和水环境保护要求,规划提出分区水污染控制策略与综合治理措施,并构建了“一湖五库四河多点”的区域水系湿地网络,促进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景观建设有机结合。在城市特色风貌上,将XX县区定位为山水风光之城、文化多元之城、生态智慧之城。结合城市建设、产业布局、文化底蕴、山水格局、生态基底等要素在XX县区总体层面形成生态都市风貌区、现代产业风貌区、湖光山色风貌区、屯堡田园风貌区四大风貌分区。二、贵安XX县区发展理念树立城市发展新理念,率先探索山水城融合、产城景互动、文化特风貌新、生态美百姓富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努力建成诗意般栖居的“东方瑞士”。(一)在规划理念上,建设“感性的自然、理性的城市”。感性的自然,就是坚持“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注重山地特色和传承历史文脉,采用组团式空间布局,城市建设围着山转、跟着水走、显山露水,不“摊大饼”,只“蒸小笼”,推进产城融合、景城融合、文城融合,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理性的城市,就是坚持精心谋划、精细开发、精明增长,创新发展模式,追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追求城市便利性与宜居性的最佳平衡点,追求城市面积、容积率与人口规模的最优比例,努力打造城市精明增长新样本。(二)在发展理念上,突出以特色打造城市品牌和核心竞争力。以优良生态增强XX县区竞争力。贵安XX县区自然资源第2页共7页得天独厚,依山傍水,山苍木秀,水活石润,同时生态环境高度敏感。开发建设中,我们坚守发展和生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