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高分子化学课程英文名称:PolymerChemistry课程编码:0901ZY060课程类别/性质:专业课/必修学分:4总学时/理论/实验(上机):64/64/0开课单位:化工学院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一、课程简介《高分子化学》课程是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及其相近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在学生具备了必要的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承上启下的课程,并为功能高分子材料化学,高聚物合成工艺学等后修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高分子化学》课程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原理和化学反应的学科,它的任务是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反应原理及控制方法,掌握高分子的基本概念和化学反应特征,培养初步具有控制聚合反应及选择聚合方法的能力。二、课程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基本内容。在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应当结合专业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高分子化学的发展简史、发展趋势和聚合物的化学反应原理;掌握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聚合反应类型、方法及机理等。1.价值目标:具有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意识,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结构、技能和素质,有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及自主学习与适应发展的能力。2.知识和能力目标:(1)掌握高聚物合成原理,高聚物结构和本体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能够从理论上解决高分子材料复杂工程问题。(毕业要求1.4)(2)能基于数学、自然科学及高分子材料工程的相关科学原理和数学模型方法正确表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毕业要求2.2)(3)能运用高分子材料工程的基本原理,借助文献研究,分析过程的影响因素,获得有效结论。(毕业要求2.4)(4)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通过文献研究或相关方法,调研和分析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毕业要求4.1)(5)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高分子材料和工程专业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产品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毕业要求7.2)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课程教学包括课堂教学、课堂研讨、课后习题和线上测试四部分,包括9章的理论教学,8个实验(另行开设)内容。课内理论教学64学时、实验32学时。课堂理论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如下:课程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要求章节内容思政融入点理解第一节高分子的基本概念第二节聚合物的分类和命名第三节聚合反应第四节分子量第一章绪论材料是人类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人类的文明史是一部材料的第五节线型、支链型和体型大分子发展史。高分子第六节大分子微结构第七节聚合物的物理状态和主要性能第八节聚合物材料和机械强度第九节高分子化学发展简史第一节引言化学是高分子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是高分子的时代。中高高高中低高高中中高高中高高中高高4是高高中掌握中中高高分析与应用高低高高学时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7.2第二节缩聚反应高高中第三节线型缩聚反应的机理高高中第四节线型缩聚动力学通过逐步聚合的第五节影响线型缩聚物聚合度的第二章逐步聚合第六节分子量分布因素和控制方法机理,引导学生由简至繁,由浅入深的道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精神。第七节逐步聚合的方法第八节线型逐步聚合原理和方法的应用及重要线型逐步聚合物第九节体型缩聚中高高中高高101.4、2.2、4.1、7.2高中高中高高中高高中高高第十节凝胶化作用和凝胶点第一节引言第三章自由基聚合第二节连锁聚合的单体第三节自由基聚合机理通过连锁聚合的机理,在让学生充分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高高中中高高高低高高高中142.2、4.1、7.2第四节链引发反应第五节聚合速率第六节分子量和链转移反应第七节阻聚和缓聚第八节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第九节分子量分布第十节聚合热力学第一节引言第二节二元共聚物的组成第四章自由基共聚合第三节多元共聚第四节竟聚率的测定和影响因素第五节单体和自由基的活性第六节Q-e概念第七节共聚合速率第一节引言第二节本体聚合第五章聚合方法第三节溶液聚合第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