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7页关于印发安徽省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皖农牧〔2011〕392号各市、县(市、区)农委(畜牧水产局、畜牧兽医局),委属各单位:现将安徽省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实施。二○一一年十一月五日第2页共27页第1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7页安徽省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的意见》(皖政办〔2010〕42号)和《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一)“十一五”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我省畜牧业处于以散养为主体的传统畜牧业向以规模养殖为主体的现代畜牧业转型时期,先后经受了禽流感、三聚氰胺事件、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和金融危机等冲击。在外部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先后组织实施了畜牧业富民计划、生猪“462”计划、奶牛跨越式发展等重点工程,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畜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1、畜牧业经济总量显著增长。2010年,全省肉蛋奶总产量达515.0万吨,比2006年增长21%。其中肉类总产375.4万吨,禽蛋产量119万吨,牛奶产量20.1万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生猪、家禽生产稳步发展,牛羊生产企稳回升,奶业超常规发展,现代畜牧业稳步推进。2010年畜牧业总产值86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29.27%,比2006年增长1.07个百分点。全省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158.13元。2、养殖方式发生明显转变。已形成江淮和淮北生猪、江淮和沿江家禽、皖北肉牛肉羊和城郊奶牛等优势区域,2010年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5%,比2006年提高30个百分点;畜牧科技推广步伐加快,完成全省44个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新发现黄山黑鸡等4个国家级资源,新培育5个国家级品种(配套系),新第3页共27页第2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7页增省级种畜禽良种场33个,种畜禽供应能力大幅提升。全省畜禽良种覆盖率达90%。3、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各类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全省现有国家级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占我省龙头企业“国家队”的近一半,省级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172家,占省级龙头企业1/4。农民畜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319家。年规模加工鲜奶能力100万吨,年加工生猪能力2000万头。龙头企业带动下的优势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形成了宣城市肉鸡产业集群、合肥市生猪和肉鸡产业集群、阜阳市猪牛羊加工产业集群、淮北市肉猪加工产业集群等一批优势原料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集群发展的重点区域。4、动物疫病防控扎实有力。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科学免疫、综合防治、突出重点、分级负责,采取以免疫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引进新疫苗、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与推广相结合,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动物疫病防控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动物疫情保持稳定。5、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常年畜产品质量抽检水平保持在较高水平,近年来没有发生重大畜产品安全事故,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居于全国前列。6、畜牧兽医管理服务能力增强。完成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从省级到市、县级的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执法督查、技术支撑、技术推广新体系。省级设立高配的安徽省畜牧兽医局,市、县按要求完善了机构,乡镇设立了畜牧兽医站或区域站,村级建立了动物防疫员队伍。2010年全省实有村级防疫员16203人,实行合同化管理,人均补助每年不少于3600元。改革后全省县级机构编制数2291个,实有人数2158人;乡镇级机构编制数2530个,实有人数2188人,初步构筑起由省到市、县、乡、村较完整的动物防疫和畜牧技术推广体系。第4页共27页第3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27页(二)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期间,我省畜牧业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和重大机遇期,加快畜牧业发展,既有有利条件,也面临着困难和挑战。1、有利条件一是政策环境机遇。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出台一系列扶持畜牧业的政策措施,确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