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综合训练(一)中国古代史(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大都以铭文的方式颂扬祖德,感念王恩,字数比商代有了明显的增加,也有一些青铜器记载了宗庙册命或赏赐中的诰、命、记、誓、训、颂等内容。这反映出西周()A.文化传承意识增强B.书法艺术日益成熟C.宗法礼仪渐趋崩解D.青铜工艺水平提高解析:选A“。材料中颂扬祖德,”“感念王恩记载了宗庙册命或赏赐中的诰、命、记、誓、”训、颂等内容说明西周有强烈的文化传承意识,故A项正确。2.(2019·内江模拟)《逸周书》(原名《周书》,是一部记载西周浩誓辞命的记言性史书,作者不详,此书经后代学者考定为先秦古籍)“卷五《作摊解》称:西土为方千里,分以百县,”县有四郡。据此推定()A.西周出现了郡与县是可信的历史B.西周时贵族政治解体了C.郡县制在西周已经出现D.西周时县与郡的长官由周王任命解析:选A“‘。由材料信息卷五《作摊解》称:西土为方千里,分以百县,’”县有四郡可见,《逸周书》记载了郡与县的历史,故A项正确。3.(2019·乌鲁木齐诊断)春秋初期大国争霸“,”通商惠工的口号被提出,随后自由商人兴起。大约在战国中期,特别是在秦国商鞅变法时制定了重农与抑商相结合的一套完整政策,“”重农抑商成为一种基本国策。重农抑商政策提出的目的是()A.调整官商与私商的关系B.维护小农经济的基础地位C.解决政府与商人的矛盾D.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解析:选B——。抑制商业发展是为了维护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故B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是调整农商关系,而不是调整官商和私商的关系,故A“”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是为了加强对商业和商人的管理,而非解决政府与商人的矛盾,故C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客观上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D项错误。4.“荀子曰: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胡适讲道:礼字广义颇含法律的性质。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第1页/总12页”一种裁制力。这表明()A.“”先秦统治强调隆礼重法B.礼制是诸侯治国的依据C“.”“”礼和法功能异步同趋D.儒家和法家有渊源关系解析:选C“”。隆礼重法是荀子的个人思想主张,不是先秦时期的统治主张,故A项错误;“‘’‘’”材料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不能理解为礼制成为诸侯治国的依据,故B“”项错误;据材料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可知“,”“”礼和法功能异步同趋,故C“‘’‘’”项正确;材料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与儒、法两家源流无关,故D项错误。5.(2019·宜宾诊断)从先秦的孔子、孟子,到唐代的李世民、魏征,都是尊君论者,他“”们既强调国以民为本,“”又强调民以君为主,“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这主要是()A“.”“”尊君与民本本质一致B.强化君主专制的策略考量C.分散的小农社会的内在需求D.宗法等级观念的根深蒂固解析:选C。根据所学可知,分散的小农社会一方面强调君主和专制以抵制小农经济的分散性、脆弱性,另一方面强调不过分剥削农民,以保证农民的利益,故C“”项正确;尊君与“”民本本质上是对立的,故A“”项错误;国以民为本反对极端专制,故B项错误;宗法等级是“”“”为实现尊君和民本服务的,即小农社会的需求要求宗法等级的存在,故D项错误。6.(2019·豫北名校联盟高三联考)学者王亚楠“指出,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决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经济政治大权集中于一身,他就有无上的富、无上的贵、无上的‘’”“”尊严,朕即国家。材料中的根本决定应是()A.设立皇帝称号B.规定王位世袭C.分封子弟为王D.推行郡县制度解析:选D“。据材料经济政治大权集中于一身,他就有无上的富、无上的贵、无上的尊严,‘’”朕即国家可以得出此时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实行就是中央集权的体现,故D项正确。7.(2019·新课标全国卷高考模拟)《孝经》中记载:曾参问孝,“孔子回答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汉董仲舒提出了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