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提升训练(一)(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北京西城区期末)“由是天子之尊,非复(不仅是)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这突出反映的周代政治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度解析:选B。分封制指的是周王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建立诸侯国,诸侯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材料中天子之尊为诸侯之君,反映天子与诸侯的关系,故B项正确。2.(2019·扬州期末)“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封了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材料反映分封制的实施()A.使得封国成为地方政权B.削弱对封国的政治管理C.彻底打破了宗族的界限D.强化了旧有的宗族因素解析:选A“。材料关键信息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分封制下的诸侯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着重强调新封国的地方政权性质,故A项正确。3.(2019·湖南六校联考)西周时分封设爵位五等,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等级依次递减。战国时秦国则设爵位二十等,平民也可因军功封爵,有爵位者按等级享受不同待遇。这一变化说明秦国()A.分封制进一步发展和细化B.平民可因军功而成为世袭贵族C.封爵制成功瓦解了分封制D.社会等级日益固化且层次复杂解析:选C。战国时秦国“,平民也可因军功封爵,”有爵位者按等级享受不同待遇,说明分封制在战国时期已经趋于瓦解,故C项正确;战国时期平民也可因军功封爵,这不是分封制的发展和细化,而是对西周时期分封制的破坏,故A项错误;B、D项题干没有谈及,均排除。4.(2019·珠海质测)“中国古代是家”“国同构的社会,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第1页/总7页”“”“”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父为家君,君为国父。由此可知()A“.”“”君权是父权的延伸和扩张B.“”分封制是家国同构的制度根源C.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D.儒家思想根植于悠久的文化传统解析:选A“……‘’。材料治国必先齐其家者父为家君,‘’”君为国父,说明当时家国同构,齐家与治国具有一致性,大家是小家的延伸与扩张,故A项正确;家国同构属于宗法制范畴,故B“”“”项错误;材料的主旨是强调齐家与治国的关系,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5.(2019·广安、眉山模拟)公元前892年周懿王死后,其叔姬辟方趁内忧外患、形势混乱之际即位,是为周孝王。但周孝王死后,王臣、诸侯等却一致拥戴周懿王的太子姬燮继位,是为周夷王。这反映出当时()A.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B.嫡庶观念仍较为牢固C.诸侯可操纵王室事务D.宗法意识已日趋淡漠解析:选B。材料中周懿王叔叔姬辟方是小宗,王位回到周懿王的太子姬燮手中表明回归嫡长子继承,体现嫡庶观念仍较为牢固,故B“项正确;材料王臣、诸侯等却一致拥戴周懿王”的太子姬燮继位表明诸侯仍然承认周天子的共主地位,分封制并没有遭到严重破坏,故A项“”错误;材料中拥戴周懿王的太子姬燮继位是由于宗法的影响并不是诸侯操纵,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一致拥戴说明宗法还有较强的效力,故D项错误。6.(2019·黔东南模拟)“《吕氏春秋》说: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昌者,百草之先生也,”“”于是始耕。《氾胜之书》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材料反映了古代农业()A.注重农业时令B.尊重自然规律C.重视历法指导D.强调精耕细作解析:选D“‘。据材料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昌者,百草之先生也,’于是始耕。《氾胜之书》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可知,材料反映了古代农业注重农业时令、尊重自然规律、重视历法指导,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表现,故D项正确;其他三项过于片面,故排除。7.(2019·成都模拟)某学者提出,西周末期井田制已开始瓦解,当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战国中期,井田制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