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西方世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创新与调整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8河北保定高三一模)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指出:大众消费时代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技术革命加上市场的发展和分期付款购物法的传播,彻底打破了新教徒害怕负债的传统顾虑,最终导致消费社会的降临。由材料中可以得出美国()A.经济政策需要调整B.供求矛盾存在激化的危险C.宗教观念受到冲击D.科技进步拉动了民众消费2.(2018北京东城一模)为了整顿工业,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要求各大资本家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对企业生产规模、商品价格以及销量范围做出规定。该措施表明罗斯福政府()A.完全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B.用扩大生产方式刺激消费C.与企业的关系发生了改变D.由市场经济转向计划经济3.(2018广东六校三联)1928年,斯大林提出:“我们推翻了资本主义,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加速发展着我们社会主义工业,并使农民经济与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结合起来。可是,我们还没有拔除资本主义底根蒂。这些根蒂到底是深藏在什么地方呢?它们是深藏在商品生产里,深藏在城市小生产和特别是在农村小生产里。”据此可知,斯大林要求()A.在农村实行粮食收购制B.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的改造C.集中力量进行农村建设D.发展工业促进农业的现代化4.(2018河北保定高三二模)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合作社已成长为联合了数百万农户的强大机体,要通过合作社把小农经济引上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流通过程,同时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通过生产本身的改组和联合,把个体的分散的生产单位改造成以新的技术(电气化等)为基础的大规模的公有化经济。由此可见当时苏联()A.新经济政策推行效果显著B.准备调整农村生产关系C.管理经济的手段单一D.扩大了集体经济的自主权5.(2018河北衡水中学高三押题卷)苏联“二五”计划规定:轻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将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重工业则由40.1%降为14.5%。“二五”计划实施的结果,轻工业年增长率为14.8%,重工业则高达19%。材料说明苏联“二五”计划意在()A.实现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B.尝试调整轻重工业发展失衡C.完成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D.使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6.(2018湖南长郡中学高三冲刺二)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苏联不断充实企业技术、生产、财务计划的内容,增加计划指标,并相应减少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苏联上述举措()A.适应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壮大了国营经济的力量C.推动了公有制经济的建立D.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7.(2018江西重点中学联考)俄国学者苏汉诺夫说:列宁的讲话缺少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客观前提”的分析,代表国内微弱少数的工人和士兵苏维埃怎么能反对多数的意志和利益建立社会主义?列宁的“全部”观念怎么能同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并行不悖?苏汉诺夫旨在()A.批评《四月提纲》有关俄国革命的观点B.指责新经济政策违背马克思主义C.说明俄国革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D.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国情8.(2018湖北武汉调研)20世纪20年代,某位苏俄(联)领导人说:“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利用资本家对利润的贪婪和托拉斯与托拉斯之间的敌对关系,为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生存创造条件……即使他们赚150%的利润,我们也在所不惜。”这一讲话旨在()A.解决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B.推动工业建设的全面展开C.调整发展社会主义的策略D.与西方国家展开经济竞争9.(2018广东广州一模)1933年3月,罗斯福总统开始推行新政时,州长们纷纷表态支持其复兴计划。但是到了1935年,州长们对新政态度发生分化,甚至有人提出要强烈抵制。导致州长们态度变化的原因是罗斯福新政()A.损害了资本家的根本利益B.放弃了贸易保护政策C.受到了苏联经济政策的影响D.不断强化联邦政府权力10.(2018天津六校联考)1934年,美国政府发行年息3.25厘的5亿国债,认购总数竟超额五倍。这主要说明了()A.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阶段B.广大民众对新政充满信心C.美国国债利息高收益丰厚D.人民共渡难关的爱国表现11.(2017安徽合肥二模)关于罗斯福新政,有人认为最好的定义是“一些没有骨气的自由派为了那些失魂落魄的资本家而去拯救资本主义的一种企图”;有人则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