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旅游民俗文化VIP免费

旅游民俗文化_第1页
1/19
旅游民俗文化_第2页
2/19
旅游民俗文化_第3页
3/19
第1页共1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9页第八讲旅游民俗文化第一节民族民俗概况一、中国的民族民族——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中国现在有56个民族。中国现在有人口十二亿九千五百多万人,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有11.87亿多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6%。少数民族是:人口比汉族少的民族的泛称,中国共有少数民族55个。少数民族约有1.09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4%。依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和哈尼族,其中蒙古、回、藏、壮和维吾尔建立有民族自治区。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有:保安、塔塔尔、独龙、鄂伦春、赫哲和俄罗斯等六个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聚居的格局。二、中国的民俗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经济、政治、民族、宗教及语言等诸因素关系密切。民俗在人民群众中具有历史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民俗的内容:主要有经济民俗(包括居住、服饰、饮食、生产、交通和交易等)、社会民俗(包括家族和亲族、乡里及都市社会、人生礼仪及岁时节日等)、精神民俗(包括信仰、迷信、巫术、宗教、禁忌、道德和礼仪等)、和游艺民俗(包括民间旅行、民间宗教、民间文学、民间文化娱乐、民间传统竞技和民间杂艺等)。第2页共19页第1页共1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9页三、旅游民俗文化1、民俗及民俗文化的涵义它是一个民族中的广大人民所创造、享用和使承的生活文化。2、旅游与民俗文化“入乡随俗”、“入国问俗”、“入国问禁”,早已成为旅游中的常识,旅游与民俗历来就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诸多的文人学者,为了探索各民族历史变迁、民俗风情,行万里路,越千重山,进行旅游采风,观风察俗,考察民间文化。妙不可言的神话故事、宗教祭祀、民间娱乐等,大大地充实和丰富了旅游的内容和内涵。3、民俗文化的构成民俗文化是社会共同体在劳动中,顺乎自然、征服自然、发展自己的人类活动的过程里自发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研究者一般将“民俗文化”分为“生产民俗”、“生活民俗”、“礼仪民俗”、“岁时民俗”、“信仰民俗”等。4、民俗文化的特点(l)社会性和集体性风俗习惯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它是集体创作的结果,即使最初是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爱好,但个人的行为只有得到社会的认同,才能融于社会民俗之中,才有生命力,也才能由集体的行为实现流传。(2)类型性和模式性社会民俗现象存在不是个性的而是类型的。社会民俗文化现象一旦形成,社会每个成员都必须共同遵守,并成为约束行为的标准,具有相对稳定性,在稳定发展中形成一定的模式,并按照这一模式代代相传。(3)传承性和传播性社会民俗文化现象在时间上是传承的,在空间上是播布的。当然传播性决非被动地、平镜式的复制,运动场跑步式的单调重复,而是“扬弃”式的贯通,是辩证否定基础之上的继承创新,兼容并蓄基础上的推陈出新。(4)稳定性和变化性相对稳定性是指和上层文化相比,民俗文化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但是从来无第3页共19页第2页共1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9页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民俗尽管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但是民俗在时空中传承、播布、演进,也必然受到社会的、政治的、生活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种种变形变异和消亡的现象。如傣族泼水节,称为“浴佛”节,但现在淡化宗教的成分,而加人娱乐的内容,取其吉祥洁净,对境内外游人有了吸引力。第二节汉族汉族是中国人口最多、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在中国辽阔的国土上,汉族人分布最广。汉族的历史可远溯到旧石器初期,有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民族之一。汉族的先民是古代的华夏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华夏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汉朝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旅游民俗文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