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一、选择题1.[2018·河北张家口月考]山东邹平农民刘宗水从1963年开始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和见证了半个世纪以来农村社会历史的变迁。其中1981年10月23“日是这样记的: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料地未分。材料中的分地()A.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B.确立了市场经济发展目标C.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促进了多种所有制的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提及1981年10月23”“”日,中国此时正出现分地现象,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C项正确。联系所学知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生产资料所有制仍是公有制,A项排除。B项出现在1992年,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农业的变化,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2.[2018·内蒙古赤峰二中月考]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为两权分离。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这一变化()A.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B.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C.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退出历史D.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答案B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仍然实行的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并未实现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描述说明了农村经营制度的发展变化,体现了农村经营制度的不断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是农村经济体制的不断调整,并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退出历史,故C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拥有的是对土地的使用权,不是所有权,故D项错误。3.[2017·合肥期中]19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第1页/总5页须从事劳动。这说明()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C.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D.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答案C解析“‘’”由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可知,当时中国出现了个体经济,这突破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故选C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故A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B项错误;城市经济改革从1984年开始,故D项错误。4.[2018·江苏涟水模拟]1985~1987年,我国计划生产的工业产品数从120种下调至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数从188种下调至23种,计划供应出口的商品数从70种下调至36种。这一调整表明()A.计划经济模式已经退出B.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85~1987年我国计划性、指令性产品的数量在减少,说明市场在经济发展中逐渐发挥作用,本质上反映了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故选D项。5.[2018·湖北宜昌联考]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的价格双轨制是指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制度。这反映了我国()A.劳动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B.政府职能部门权限逐步扩大C.经济体制转型的发展趋向D.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答案C解析题干中反映的是经济体制的变化,排除A、D两项;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主导职能权限在减少,B项错误;十一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逐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模式逐渐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而80年代出现的价格双轨制正是这一体制转变的过渡产物,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6.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允许股票进入社会主义经济领域,并在上海、深圳进行股票上市试点,试行外汇期货交易,开放边境城市第2页/总5页及长江沿岸主要中心城市。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目标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