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二专题融会中国近现代史专题融会专题四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一、列强侵华——近代前期让中华民族蒙辱的“四次战争”阶段发展历程鸦片战争(1840~1842年)《南京条约》及附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内容: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口通商;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协定关税;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2)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商品输出为主)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半殖民地化加深(1)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商船沿长江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军费800万两白银;开放南京等十一口通商(2)影响: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一部分官绅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1)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2)影响: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内地;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赔款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内容:赔款本息合计9.8亿两白银;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驻兵保护;惩办对反帝斗争镇压不力的官员;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2)影响:巨额赔款加深了人民苦难;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清政府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二、抗争探索——近代中国各阶层救亡图存的斗争阶段发展历程19世纪中期太平天国运动——新旧交替时代·反封建反侵略(1)起因①主要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阶级矛盾②直接原因:连年自然灾害;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2)重要文件①前期:《天朝田亩制度》是对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宗法等级制度和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礼教思想的否定,强调平均主义,带有明显的革命性和落后性②后期:《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3)评价:是历代农民斗争的最高峰,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最终失败19世纪末期义和团运动——民族危机加深·抗击八国联军(1)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加剧(2)斗争:由山东发展到京津地区,在天津、北京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阻击侵略者(3)口号:“扶清灭洋”具有抗击侵略的爱国性与对先进文明的排他性20世纪初辛亥革命——民族危机空前·资产阶级革命(1)条件①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②思想基础: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③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1905年,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④实践:各地革命党人发动多次起义(2)过程①武昌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清朝统治土崩瓦解②建立民国: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③制定约法: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宪法④革命失败: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并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3)意义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②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三、民族复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1.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1)一个性质和精神: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2)两个阶段和中心:5月4日~6月初,在北京;6月5日起,在上海。(3)三个特点:彻底、不妥协(取得初步胜利)、群众基础广泛。(4)四个阶层: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民族资产阶级是重要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是领导。2.国民革命——民主革命力量的联合斗争(1)一项成果:歼灭孙传芳、吴佩孚主力,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2)两个会议: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