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检测评估15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开创外交新局面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50年,中国、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此举()A.促进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B.推动中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推动“一五”计划顺利实施D.促成“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解析:从“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可知,通过条约,中国可获得苏联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为中国进行工业化建设,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提供条件,故C项正确。答案:C2.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对外国人在华企业,采取按国籍、系统、行业区别对待的办法,分别轻重缓急给予正当处理;又有计划、有步骤、有区别地处理了外资企业和外国政府或外国人在中国兴办或津贴的各种文化、教育、卫生与救济机构。这些措施()A.融洽了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B.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C.奠定了与各国平等交往的基础D.实现了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掌握解析:题干中叙述的措施能够使中国政府主动缓和中外的关系,有利于建立平等的对外关系,故选C项;题干没有特别提及社会主义国家企业,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完成的标志,排除B项;没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形成的国营经济,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排除D项。答案:C3.[2020·四川教考联盟诊断]1955年,中国政府和印尼政府签订条约,宣布取消华侨的“双重国籍”,让他们在两国国籍中选择一个。条约签订后,中国政府还主动劝说部分华侨放弃中国国籍,这一举措()A.导致了同印尼关系的恶化B.反映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增强了华侨对祖国的认同D.旨在发展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解析:中国政府的这种做法有利于减少与周边国家的矛盾,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的具体表现,故A项错误,D项正确;“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指中国在外交上倒向社会主义阵营,而印尼是资本主义国家,排除B项;“劝说部分华侨放弃中国国籍”会淡化华侨对祖国的认同,排除C项。答案:D4.[2020·河北石家庄模拟]日内瓦会议中,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成功促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的签订。与此同时,中国还主动解散了周边国家华侨的共产党组织,劝说华侨加入所在国国籍。这些做法()A.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创造了条件B.是大国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尝试C.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周边环境D.打破了美国孤立和遏制中国政策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1953年12月,日内瓦会议召开于1954年4月,故A项错误;结合史实,日内瓦会议上美国极力阻挠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中国代表团提出合理建议促成会议成功签约,材料强调的是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并未涉及其他国家的努力,故B项错误;结合材料中“中国代表团成功促成”“主动解散了周边国家华侨的共产党组织”可知日内瓦会议上中国发挥了积极作用,提高了国际声誉,为国内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周边环境,故C项正确;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打破了美国孤立和遏制中国政策,故D项错误。答案:C5.下表是1955年中国政府制定的《参加亚非会议的方案》中对亚非会议参会国的划分。这一划分()和平中立国家印度、缅甸、印尼、阿富汗接近和平中立国家埃及、苏丹、尼泊尔、叙利亚、黎巴嫩、也门、沙特、柬埔寨、老挝、锡兰接近反对和平中立国家日本、泰国、菲律宾、土耳其A.为后来三个世界划分提供了依据B.对参会国进行了客观公正的分类C.受到当时国际格局和“冷战”的影响D.表明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日益成熟解析:题干中“1955年中国政府制定的《参加亚非会议的方案》中对亚非会议参会国的划分”中“接近反对和平中立国家”基本上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或以美国为首的阵营,50年代我国外交主要还是“一边倒”,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反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可以看出万隆会议时期,我国受到“冷战”思维的影响,故C项正确。答案:C6.[2020·湖南株洲模拟]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