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中燕郊优劣势因素分析报告·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燕XX县区位条件得天独厚,位于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核心,与北京仅一河之隔,它地处于北京、天津区域的附近,是北京、天津、唐山的“金三角”,它距天津180公里,距秦皇岛280公里,距首都机场是25公里,所以燕郊有一个半小时上天,两小时入海这么一个美称,就是它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的位置,燕郊才有今天的发展。按照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发展规划,位于“东部发展带”的关键节点,与朝阳cbd、亦庄高XX县区、通州新城、顺义天竺空港工业区遥相呼应。拥有通燕高速、京哈公路复线、迎宾路、燕顺路、京秦铁路等进京通道,实现了与北京的全面对接。到北京国贸中心30分钟,到首都机场15分钟。北京930路公交车直通区内,正在规划的北京地铁m6线将延伸至燕郊,正在建设中的密涿支线高速穿区而过,京沈高速擦肩而过,还将计划修建北外环路、神威北路、南外环路三个进京通道。交通发达,与周边形成集高速、铁路、公路并举的立体交通网路。·优良的环境优良的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燕郊开发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燕郊座落于燕山南麓,地理位置东经116°46′36″—116°51′34″,北纬39°53′18″—39°57′22″,处于潮白河冲洪积扇中部,域内大部分地势平坦。燕郊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目前,区内全部实现通路、通电、通讯、通暖、给水、排水、污水处理、工业蒸汽、燃气、宽带网和土地平整的“十通一平”工业配套标准,基础设施投资累计达到200多亿元。并建有标准化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先进设施,拥有北京、河北两套通讯网络,享有双回路供电保障。建区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74倍,财政收入增长了54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11倍。在2000年以前,财政收入不到1亿元,从突破1亿元以后,基本上是每5年翻两番。2010年全面实施热力改造工程,敷设供热管网32.5公里,新建改扩建热力站73座,对区内串联式第1页共25页暖气住宅进行采暖分户改造;完善路网结构,新修和改造道路9条,总长25公里;推进田辛庄11万站建设;铺设通讯管线30公里、燃气管道13公里;新增绿化面积38万平方米;不断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兴达影视城、第七小学、汇福学校、文化大厦体育场、蓝天幼儿园等项目已经竣工。完成了10.28平方公里新扩区面积的规划,启动了全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各项规划设计工作,完成了《燕郊三维可视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全区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正在加速向富有现代气息的中等城市转型,燕郊镇获得全省重点镇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监测评价第一名。·有利的政策环境燕郊面临着加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从全国经济工作会议来看,国家今年增加居民的消费需求、推进城镇化、调整产业结构等一系列工作部署,为燕郊开发区加快城市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京津冀之间区域合作的愿望更加的强烈,燕郊运作的一些重大的对接工程、合作项目更容易得到上级的支持和京津方面的配合;XX省提出的2010年“集中精力聚焦通州,尽快形成与首都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化国际新城”,这是继“cbd东扩”以后北京又一次将城市规划布局向东倾斜,燕郊完全可以凭借自身比较优势,打“时间差”、“效率差”、“成本差”,尽收“不是北京胜似北京”的效果。此外,2010年11月29日,经国务院的批准,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燕郊高XX县区成为与昆山国家高XX县区齐名,全国仅有的两个由县级市管辖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设在镇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功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为燕郊的发展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政策优势。·主导产业不断提升,发展势头良好前期开发区已经初步形成信息电子、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绿色食品和旅游休闲五大主导产业。燕郊开发区已跨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目前已引进国内外投资项目500余个,项目总投资140亿元人民币,其中注册外资项目140个,累计利用外第2页共25页资5.2亿美元。目前,港中旅燕郊海泉湾、首尔园、安邦财险金融后援中心、燕郊航天科普城等一大批大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