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系统优化调节与节能摘要本文通过对供热系统的热负荷及水力失调进行阐述,分析了水力失调产生的原因,从而希望找到解决系统水力失调的解决措施,通过分析发现从热负荷和调节供热系统水力失调对供热系统节能有很大贡献。在平衡水力失调的同时,供热系统还可以达到降低供热系统能耗的作用。经过分析知道,供热系统节能可以从减少热量供应、均衡分配热量以及减少供热系统运行所耗电能这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供热系统节能。用附加阻力消除用户剩余的资用压头。用附加压头提高用户不足的资用压头。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就是把整个供热期按室外温度的高低分几个阶段,在热负荷较大时采用较大流量,在热负荷较小时采用较小流量。间歇调节。这四种调节方式都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分析后提出热水供暖系统的最佳调节工况—质和量的综合调节理论分析后发现,这三个方面可以通过综合质—量调节来达到,进一步提出了质—量调节的几种方式,分析了各种调节方式的特点。通过综合质—量调节达到供热系统经济性优化的目的。关键词:供热、热负荷、水力失调绪论目前在我国北方一些大中城市已相继实施了集中供热。集中供热与分散供热比较,节能效果是显著的。但是对已经采用了集中供热的系统,如果不重视科学管理,仍然达不到最佳的节能效果,近年来,某些城市实施集中供热后,房间温度偏高,普通房间室温均在20℃以上,个别房间温度达到25℃,为此很多用户不得不开窗放气,以调节室温,致使大量能源白白浪费。经估算,由于室温高出设计温度(按18℃计)2℃所造成的维护结构耗热量的增加在供暖期内平均为7.3%。高出设计温度4℃时将增加14.5%,如按100万平米供热小区为例,仅此一项,每一供暖期将多耗标煤2200-4400t,如果考虑开窗放气造成的冷风侵[1]人的影响,耗热量的增加将会更大。而如果在热源处采取科学合理的调节手段,则即可保证环境的舒适,又可节约大量的燃料。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建筑采暖能耗较同纬度发达国家建筑采暖能耗高,采暖能耗浪费很大。这里有现实的问题,更有历史的原因,不仅涉及建筑墙体节能,更涉及供热系统技术装备水平、管理水平,以及供热收费体制等社会政策方面的因素。由于存在这些问题,可以节能的地方也比较多,本文希望通过优化调节供热系统达到节能的目的。一、供热系统分析1、热负荷建筑物采暖热负荷同室外气温、湿度、风向、风速、太阳辐照、围护结构、建筑物内设备散热量等因素有关。对于已有的建筑物和现有的供热系统,室外气温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现有的供热系统在理论上,可以把热负荷只看作是室外温度的函数,即。供热过程就是维持建筑物室内气温适宜人们工作、生活,维持建筑物得热与失热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这样一个过程。即有热平衡方程式:2、供热系统水力失调(1-1)供热系统水力失调是指热水供热系统各热力站(或热用户)在运行中的实际流量与规定流量的不一致现象。供热系统水力失调的程度用水力失调度来衡量。水力失调度定义为热力站(或热用户)的实际流量与规定流量的比值,其数学表达式是:(2-2)水力失调有三种情况:当系统各个用户的水力失调度分别都大于或小于1时,称为一致失调。当系统各个用户的水力失调度有的大于1,有的小于1时,称为不一致失调。当系统各个用户的水力失调度分别都相等时,称为等比失调。出现等比失调的情况是各个用户的流量大于或小于规定流量,其比值是相同的,其导致采暖房间的过热或过冷程度是一样的。3、供热系统产生水力失调原因产生水力失调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在该运行状态下热网特性不能在用户需要的流量下实现各用户环路的阻力相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阻力不平衡。产生水力失调的客观原因:产生水力失调的客观原因很多,仅就其主要而言如下几个方面:①热网管道规格的离散性使热网设计不可能在不经过人为调节而实现各个用户环路的水力平衡。在热网设计时,一般是满足最不利用户点所必需的资用压头,而其它用户的资用压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富裕量。②循环水泵选择不当,流量、压头过大或过小,都会使工作点偏离设计状态而导致水力失调。③系统中用户的增加或减少,即网路中用户点的变化,要求网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