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以山西旅游业转型发展为例国际性金融危机的冲击,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大变革、大调整,低碳经济时代已经悄然来临,改变经济社会传统发展方式的问题也就愈加突出。2010年全国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将实现经济社会的转型做为一项迫切的工作任务从国家层面加以全面推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面临如何转变发展方式的问题。旅游业以其特有的关联带动性和综合性,无疑是我国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建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确定了新的目标,赋予旅游业实现大发展的一次新的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迅速成长,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转型的重要产业。第2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2页但是旅游业面临着不少矛盾和问题,如发展方式粗放、市场不规范、体制机制不健全、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旅游企业规模效益不佳等,影响着旅游业的长远发展。要适应建设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总体要求,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势在必行。山西被认为有两大资源禀赋,一是以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二是以文物为主的旅游资源。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煤炭、焦炭、电力、冶金等为主的资源型经济结构,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渐萎缩,转型发展的需要越来越迫切,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很不够。在2010年全国两会上,吴邦国委员长参加山西代表团讨论会时指出,山西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山西省提出要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和谐发展是目标,安全发展是保障,转型发展是途径,只有转型发展,山西才有出路。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看,有一个转型发展选择旅游业为突破口和抓手的定向问题。从旅游产业内部来看,也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山西旅游业提升发展与全国旅游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矛盾。二是加快发展旅游业与发展空间不足的矛盾。三是旅游业发展与自身基础条件差的矛盾。旅游业要承担起促进山西省“三个发展”的重要任务,首先自身必须要有所作为,解决好所面临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实施战略性转型。第3页共22页第2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2页一、实施由新兴产业向战略性产业转型发展旅游业是区域经济的集中体现,城市形象的综合反映,可以说是个窗口行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是应有之义。战略性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国计民生、国家经济有重大影响的产业,通常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要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向某一战略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战略性产业的任务是改变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国内消费;有效解决资源短缺,特别是优质能源短缺的矛盾和困难;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完成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一步增加就业机会。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突出,在拉动内需、促进消费、促进社会就业和实现劳动力转移、降低资源能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旅游业还处在提升阶段,产业形态还不成熟,其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与相关行业的关系也需要进一步协调,以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格局,首要的是实施由新兴产业向战略性产业的转型。(一)发挥旅游业带动系数大的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旅游业包括“行、吃、住、游、购、娱”以及“信息、安全”八大产业要素,而每个要素又都附着有大量的相关产业,据统计,旅游业涉及到的行业超过110个。旅游业关联度高,就要求第4页共22页第3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22页产业的社会化程度高;带动系数大,相应地要求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也高。温家宝总理在海南考察时指出,“旅游消费对民航、铁路、公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