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题组命题4大着眼点之(一)人口、城市与交通高频考点(一)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考情全察]命题视角一人口数量的变化1.(2018·全国卷Ⅰ)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如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1)~(2)题。(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2)该直辖市是()A.北京市B.天津市C.上海市D.重庆市解析:(1)C(2)D第(1)题,该直辖市近十年来户籍人口数量多于常住人口数量,说明外来务工人口少于外出务工人口,A错。图中显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差额缩小,常住人口增长快于户籍人口,说明当地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吸引了外来务工人口在本地就业,C对。根据图示信息,不能判断当地老年人口比例变化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情况,B、D错误。第(2)题,由上题可知,该直辖市近十年来迁出人口数量多于迁入人口数量,因此应当位于我国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且该直辖市2016年的户籍人口大约是3400万,可推断为重庆市,D对。北京市、天津市和上海市均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近十年来迁出人口数量少于迁入人口数量,且2016年三市的户籍人口均少于3000万,A、B、C错。命题视角二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2.(2018·常州一模)右图中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人口数所占总人口比重,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A.甲B.乙C.丙D.丁(2)图中丙国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A.20%鼓励生育B.50%采取移民政策C.50%计划生育D.20%鼓励人员出国解析:(1)B(2)A第(1)题,图中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人口数所占总人口比重,0~14岁人口所占比重最大,人口增长最快。根据三角坐标可知,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中,0~14岁人口比重最大的是乙,人口增长最快的是乙,B对。A、C、D错。第(2)题,根据三角坐标可知,图中丙国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约20%,人口老龄化严重,B、C错。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鼓励生育,A对。鼓励人员出国会加重人口老龄化,D错。[知能全通]核心素养下的新高考人口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高考的常考点之一。高考一般以统计图表或相关材料为载体,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人地协调观。因此,在复习时,考生要从综合思维的角度分析图文材料体现的人口问题及其产生的影响,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相关措施,落脚到人地协调观这一学科素养的培养。1.巧用综合思维分析人口问题及其产生原因(1)人口问题的判断首先,明确主要的人口问题有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调等。其次,在解题时要注意对材料或图中数据信息的提取。关于人口问题的判断,经常通过关于人口的新概念切入,比如人口红利等,分析时要注意对新概念的理解,注意新概念中各人口年龄段的关系,根据各人口年龄段数据的变化,尤其是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的变化,对具体的人口问题进行判断。(2)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人口老龄化的原因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人口性别比失调的原因①战争;②人口迁移;③产业结构;④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生育观念落后,人为的技术干预等(目前我国性别比高的原因)2.落脚人地协调观,掌握人口问题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人口问题的影响应对措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影响①粮食供给不足;②教育、就业问题突出;③人民生活贫困化;④人口素质偏低;⑤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等主要是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②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③产生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问题;④劳动力不足;⑤青壮年负担过重主要是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