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题组命题6大着眼点之(六)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一)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情全察]命题视角一全球气候变化特点1.(2018·泉州模拟)“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性植物,因此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冷事件,“新仙女木”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界。甲图是地球50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乙图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A.④B.③C.②D.①(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大体是一致的B.近7000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C.50万年前至今气候呈冷暖交替变化D.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解析:(1)B(2)D第(1)题,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气温降低,海平面下降”规律,结合题目信息“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界可知,在“新仙女木”事件时候,海平面降低,此后海平面也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结合图乙可知③符合条件,B正确。第(2)题,根据图乙可知,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波动起伏,并不是始终保持上升,故选D。命题视角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2018·全国卷Ⅱ·节选)恩克斯堡岛(如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8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题。2.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A.生物类型多样B.对全球变暖敏感C.大气质量优良D.人类活动影响少解析:选B恩克斯堡岛位于罗斯海附近,靠近南极大陆,周围分布有各种冰川,而冰川与该地的气候环境密切相关,对全球气候变化十分敏感。3.(2018·内蒙古集宁月考)有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6~0.9℃,当今全球气候具有变暖的趋势。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对策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是()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②大面积植树造林③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2)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升高将使森林树种大量增加B.高山冰川出现减少和退缩C.各地农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度减少D.气候变暖,会使各地人们的新陈代谢变慢,增强身体活力解析:(1)D(2)B第(1)题,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都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大面积植树造林可以增强对温室气体的吸收,从而缓解全球变暖的趋势。第(2)题,气温升高,树木将易于患病和遭受害虫侵袭,森林树种有可能减少,A错;气温升高,高山冰川融水增加,高山冰川出现减少和退缩,B对;气候变暖使高纬度地区积温增加,使作物增产,C错;气候变暖使热带、亚热带地区炎热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加,从而加快或者扰乱人体新陈代谢,威胁人体健康,D错。[知能全通]核心素养下的新高考全球气候变暖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也是高考命题热点。高考多以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人地协调观。因此,在备考复习过程中,考生要注意培养从综合思维的角度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从人地协调观的角度针对具体影响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1.从综合思维的角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不一定仅仅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影响气候变暖的因素有太阳辐射、地形的变化及人类活动等。统计资料表明,在地质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就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中。近现代全球气温上升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以人为原因为主。(2)温室气体不只有二氧化碳,甲烷等也属于温室气体。(3)全球气候变暖也并非百害无一利。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高纬地区气温上升,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农作物产量增加。2.落脚地理实践力,明确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1)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新能源;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场排放甲烷等。(2)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植树造林;保护原始森林;采用固碳技术。(3)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