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选择题海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在较大湖泊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下图为8月某日我国鄱阳湖湖口站和进贤站南北方向风速与年平均风速逐时距平日变化曲线图(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据此完成1~3题。1.该日,湖口站的湖陆风转换及对应的时刻是()A.陆风转湖风-07:00左右B.湖风转陆风-12:00左右C.陆风转湖风-18:00左右D.湖风转陆风-20:30左右2.与湖口站相比,进贤站()A.陆风转湖风提前B.湖风转陆风提前C.湖陆风转换均推迟D.湖陆风转换均提前3.湖口站风速比进贤站稍大,其主要原因是()A.湖口站纬度较高B.湖口站距湖岸线较近C.湖口站海拔较高D.湖口站地表裸露严重解析:第1题,8月份受湖水和陆地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鄱阳湖与周围陆地之间形成呈现日变化的湖陆热力环流。白天,鄱阳湖气温低、气压高,周围陆地气温高、气压低因此吹湖风。湖口站07:00-18:00风速为正距平的风为湖风,18:00-次日7:00风速为负距平的风为陆风。由此可见,07:00左右由陆风向湖风转换,18:00左右由湖风向陆风转换。第2题,进贤站陆风在12:00左右转换为湖风,湖风在20:30左右转换为陆风,即进贤站湖陆风转换的时间均比湖口站推迟。第3题,读图可知,湖口站和进贤站与主湖体距离相当,但湖口站距离湖岸线更近些,热力性质差异更加显著,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因此风速更大。答案:1.A2.C3.B(2019·昆明模拟)下图为世界某局部区域某日等压线图(单位:hPa)。读图完成4~6题。4.图示区域()A.A地比B地云量少B.A地比B地风速小C.A地比B地气压低D.A地比B地气温低5.有关图示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地阴雨连绵B.A地气温日较差较大C.B地天气晴朗D.B地吹偏南风6.该日图示区域内沿海地区发生概率最小的现象为()A.雾霾B.台风C.寒潮D.风暴潮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B地位于低压槽,有锋面天气存在,多阴雨天气,而A地位于高压脊附近,所以A地比B地云量少;A地等压线比B地密集,所以A地比B地风速大;A地比B地气压高;根据图中信息无法判断A、B两地的气温高低。第5题,读图可知,A地等压线平直,且位于高压脊附近,不可能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A地天气以晴朗为主,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B地位于低压槽,以阴雨天气为主;B地吹偏北风。第6题,读图可知,该日图示区域内沿海地区受锋面影响,常产生降水天气,所以发生雾霾现象的概率最小。答案:4.A5.B6.A下图示意某地某时刻天气系统,a、b、c为等温面,①~④为海平面等压线,等压距为5hPa。读图完成7~8题。7.关于甲、乙两地的气压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气压差为10hPaB.甲>乙,气压差为15hPaC.甲<乙,气压差为15hPaD.甲<乙,气压差为20hPa8.下列能表示此刻甲、乙之间气象要素空间变化的是()解析:第7题,甲处上空等温面上凸,说明比同海拔地区气温高,那么近地面的甲处应为低气压,故气压甲<乙;根据等压距为5hPa,可算出甲、乙之间的气压差为15hPa,选C。第8题,等压线密集程度从甲处向乙处越来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来越小,风力由强变弱,D对;结合上题分析,等压线图中从甲至乙气压值应递增,A错;根据等温面可判断,甲处气温高于乙处,且从甲向乙气温逐渐下降,B错;甲在低压中心附近,气流上升,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乙在高压中心附近,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降水少,C错。答案:7.C8.D(2019·北京第八十中学检测)读等值线示意图,回答9~10题。9.若等值线为中纬度地区海平面等压线,且数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