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地理新精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27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人教高三地理试题VIP免费

高考地理新精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27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人教高三地理试题_第1页
1/6
高考地理新精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27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人教高三地理试题_第2页
2/6
高考地理新精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27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人教高三地理试题_第3页
3/6
第27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选择题(2019·南昌模拟)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下图是苏北某乡镇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该图将该区域划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分别代表1980年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其中数字“1”“2”“3”“4”分别表示湖泊、居民点用地、耕地、经营用地(如农家乐等)。读下图完成1~2题。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该区域环境的影响可能是()①降水量增多②气温年较差变大③PM2.5下降④湖泊水质变差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是()①保护湿地,积极发展生态农业②全面恢复原有湖泊,发展淡水养殖业③以“农家乐”为平台,适度发展旅游业④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带动经济发展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解析:第1题,分析图中数据可以得出,湖泊湿地面积大量减少,居民点用地大量增加,耕地和经营用地略有增加,造成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该地降水变率增大,气温年较差变大;湖泊水域面积减小,湖水自净能力下降,湖泊水质会变差,故答案选D。第2题,为了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应保护该地原有的湖泊湿地,合理开发利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以“农家乐”为平台,适度发展旅游业,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故答案选B。答案:1.D2.B下表示意我国干旱地区(祁连山)不同森林覆盖率与河流枯水期径流量的关系。据此完成3~4题。河流流域面积/km2森林面积/km2森林覆盖率/%冬季径流量/mm春季径流量/mm天涝池河12.88.43565.978.1362.50寺大隆河109.735.132.036.4661.97黑河上2557150.95.923.5412.20游下段3.该表直接反映出干旱地区森林可以()A.减少枯水期径流量B.增加枯水期径流量C.减少洪水期径流量D.增加洪水期径流量4.针对黑河上游下段枯水期径流量问题,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A.兴修水利工程蓄水B.改进农业灌溉技术C.落实植树造林规划D.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解析:第3题,对比天涝池河、寺大隆河和黑河上游下段的森林覆盖率、冬季径流量和春季径流量可以看出,森林覆盖率越低,冬、春季两个枯水期河流的径流量越小,说明干旱地区森林能增加枯水期径流量。第4题,由材料可知,黑河地处我国气候比较干旱的祁连山地区,其上游下段枯水期存在径流量较小的问题,为增加黑河上游下段枯水期径流量,应认真落实植树造林规划,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答案:3.B4.C下图是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天然林区多年平均径流深与森林覆盖率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代表()A.总径流量、地表径流、地下径流B.总径流量、地下径流、地表径流C.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总径流量D.地下径流、地表径流、总径流量6.在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可以()A.增加地表径流量B.增加总径流量C.减少地下径流量D.减少土壤侵蚀解析:第5题,总径流量=地下径流量+地表径流量。森林覆盖率相同时,①径流深最大,为总径流量;森林覆盖率越高,对降水滞蓄作用越强,下渗量越大,地下径流越多②径流深随着森林覆盖率上升而增大,应为地下径流;③径流深随着森林覆盖率上升而减小,为地表径流,故B项正确。第6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森林覆盖率上升,地表径流量会减少,故A项错误;总径流量会随着森林覆盖率上升而减小,故B项错误;地下径流随着森林覆盖率上升而增加,故C项错误;提高森林覆盖率,可以增加地表水下渗量,从而减少地表径流对土壤的侵蚀,故D项正确。答案:5.B6.D(2019·苏锡常镇四市调研)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主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图中①~⑤分别是()A.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江河水源涵养区、石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B.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C.江河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D.石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8.有关图中④功能保护区内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碳酸盐岩易淋溶,成土缓慢B.山高坡陡,地表崎岖C.年降水量丰富,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地理新精准大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27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人教高三地理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