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机关再监督再检查工作调研报告为进一步严明党纪政纪,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关键岗位的监督,督促职能部门依法全面履职,根据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要求,我们近期开展了对纪检监察机关再监督再检查工作情况的专题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做法1、抓制度建设,夯实纪检监察机关再监督再检查工作基础。我县始终将制度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为落实再监督再检查工作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一是突出党委主体责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我县组织各乡镇县直机关各单位负责人深入学习中纪委、省纪委的相关制度,深刻剖析近几年全国发生的领导干部失职渎职等严重违反责任制的案件,教育引导大家增强紧迫感、强化责任感,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二是结合实际出新策。2014年以来,xx县纪委陆续出台了《xx县领导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问责办法(试行)》《xx县纪检监察信访件办理制度》《xx县领导干部“为官不为”问责办法》等,5月初,xx县坚决贯彻落实全市反腐败追逃追赃和防逃相关工作,县纪委快速落实衡反腐〔2015〕4号文件精神,根据本县实际情况,联合县委组织部迅速出台《关于加强全县国家工作人员出国(境)证照管理及相关工作的通知》。重点盯准党员干部易犯错误、常犯错误的关键时刻,及时前移关口、防范未然。三是转变方式抓监督。xx县纪委5月份出台的《xx县2015年党风政风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实行对全县范围内各乡镇及县直各机关单位的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的纪检监察机构的监督职责情况再监督,实行报告及抽查制度,对于监督不力的党委和纪检机构依法依规问责。2、抓考核,夯实纪检监察机构落实再监督再检查工作的效果。在检查考核过程中,我县突出“三个结合”,夯实落实再监督再检查工作的效果。一是点与面的结合。按照《xx县2015年党风政风监督检查工作方案》,重点对全县近27项重点工作进行检查考核,明确乡镇纪委及县直各机关纪检监察机构既协第1页共5页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又督促监督检查相关部门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任务,经常对本地区本单位进行检查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对于检查考核中发现的难点问题整合优势资源,集中力量进行突破,以重要方面的成效、重点问题的突破带动整体再监督再检查工作的推进。二是动与静结合。县纪委通过日常监管、明查暗访、专项督查等方式,每逢节假日关口,联合县委督查室开展作风建设督查,并及时将督查情况和后续处理情况在媒体上进行公布,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对违纪违规问题进行严肃追责。3、抓延伸,拓展落实纪检监察机关再监督再检查工作的外延。我县在抓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再监督再检查工作的同时,还对村级账务清理,村干部违纪违规问题等在党群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进行专项整治以作为延伸方向,拓展落实再监督再检查工作的外延。为促进我县纪检监察信访件按期优质结案,提高信访案件办理的效率和质量,通过交办督办、限期办结、定期通报等方式,切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对交办的信访件搁置不力、敷衍推诿,或因办理质量不高、效果不好、处理不当,导致群众重复访、越级访,问题严重的可以启动问责程序,对相关单位领导及其责任人进行问责,直至党政纪处分。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各单位的党委(组)及纪检监察部门的“龙头”作用不明显,县级以下纪检监察部门的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具体来讲,在认识水平上,一些单位和部门还习惯于把纪检监察的监督检查工作认定为是县纪委的事,再监督再检查的事项究竟是哪些不明确,不规矩,随意性大,与领导关注直接相关,对于一些没有经过实际调研考察的监督工作方案,执行效果不佳。乡镇及县直机关单位纪检监察部门没有充分地行使纪检监察职能,有的县直机关单位纪检监察干部缺失,人员的缺失使得纪检工作开展不了。有的单位即便纪检人员配备齐全,在硬件上也给予了相应支持,但是纪检人员综合素质不足以胜任纪检监察工作,疲于应付上级监督检查,没有自己的自选动作,不能切实履行好监督责任。没有真正站到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