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消毒与隔离医院急诊与院前急救时常可遇到各种类型,甚至未明确诊断的传染病病人。某些疾病,极易使病原体从体内排出而以致病菌的形式进行传播,如肺结核病人的痰液、喷嚏的分泌物;另一些病原体携带者,如病毒性肝炎,可通过与病人直接接触而传播。此外,被病原体污染的用品、食品等是传播微生物的媒介。为了控制传染病的传播,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保障病人及急救人员的身体健康,必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一、消毒(一)概念消毒是指杀灭和清除物品上的病原微生物和繁殖体,使之减少到不能再引起感染和发病。如病人使用过的各种检查或治疗器械和各种被污染的物品,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处理,使之不发生感染和交叉感染。用于消毒的药物称为消毒剂。一般消毒只对细菌繁殖体有效,如要杀死芽胞,则需要提高消毒剂的浓度和延长消毒时间。(二)消毒的种类1、随时消毒是指在传染病病人排出病原体后,对其排泄物或被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及时消毒。随时消毒应在病原体排出后尽可能旱地进行,以免造成疾病的传播。不同的传染病,由于病原体的排出途径不同,随时消毒的范围、对象与采用的方法也不同。对于肠道传染病,随时消毒主要是及时消毒排出的粪便;以及定时消毒可能被粪便或被手污染的衣服、床单、日用品、门把手、家具等。随时消毒是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之一。2、终未消毒指当传染病病人离开后,如住院、转送、痊愈出院或死亡后,对疫源地如病室、诊疗室、救护车车厢等进行的最后一次的消毒措施。其目的是完全杀灭和清除病人所播散的病原微生物。终未消毒应在病人离开后尽快进行,因病人留下的污染物品随时可能成为新的传染媒介,所以消毒越早越彻底,效果越好。需要进行终末消毒的传染病主要有以下几种。(1)肠道传染病:霍乱及副霍乱、伤寒及副伤寒、痢疾、脊髓灰质炎、病毒性肝炎等。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2)呼吸道传染病:肺鼠疫、白喉、肺结核等。(3)动物源性传染病:炭疽、鼠疫。还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对应做终末消毒的传染病作适当增加。3、预防性消毒在未发现传染病患者的情况下,经常采用一定的消毒措施对可能受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环境和物品及早消毒,如普通医疗机构的日常消毒工作、饮食行业的餐具消毒等。一般就诊人群中经常存在未被发现或未管理的传染源,如我国为乙型肝炎的高发区,HBsAg携带者达1亿以上,但大多数未被发现与管理,这些传染源对其周围环境引起严重污染,及时预防并制止其传播显得尤为重要。(三)消毒方法通常将消毒方法分为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和生物消毒法3类。生物消毒法是利用微生物的拮抗作用或用杀菌植物进行消毒。其特点是作用缓慢、效果有限,目前较少应用。常用的是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1、物理消毒法包括机械消毒、热力消毒、光消毒、微波消毒、电离辐射灭菌。(1)机械消毒:冲洗、擦拭、通风、过滤、掩埋等都属于机械消毒的范畴。但此法只能除去而不能杀灭病原体,须与其他消毒方法综合使用,消毒效果才彻底。(2)热力消毒:焚烧、煮沸、干热、高压蒸气等属高温消毒,能使病原体蛋白质凝圆变性,使其失去正常的代谢功能而达到消毒目的。1)焚烧:此法简便,是一种迅速、彻底、有效的消毒灭菌法。多用于带病原体而经济价值又不大的污染物品,如废纸、垃圾、被特殊感染污染的敷料(破伤风、气性坏疽、铜绿假单胞菌等)。2)煮沸:用于各种耐煮物品和金属器械的消毒。把水煮沸100℃,保持10~15min,即可杀死细菌繁殖体、真菌和一般病毒,但细菌芽胞抵抗力较强,破伤风杆菌和肉毒杆菌的芽胞可耐煮3h.加入碳酸氢钠配制成1%~2%浓度,可提高水的沸点,增强杀菌作用,又可去污和防锈。煮沸消毒时应注意,消毒时间应从水沸后计时,煮沸过程中勿加入新的消毒物品,被消毒的物品必须浸没于水面下,有轴节的器械及有盖容器应打开,被消毒物品应先清洗干净再消毒。3)干热:干热灭菌是指相对湿度在20%以下的高热。干热空气传导性差、热容量第3页共8页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