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委干部选拔调研报告社区居委会是城市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基层政权不可缺少的依靠力量,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不断完善以及广大居民群众的物质文化诉求不断提升的过程中,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职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面对的工作内容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社区居委干部要有一定的管理水平和处理日常疑难复杂事务的能力。在新形势下,如何选拔好居委干部、培养好居委干部并发挥好居委干部的作用,是当前我们社区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最近,代表组采取召开座谈会、有关人员访谈、个案研究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对社区29个居委会干部队伍的现状进行了调研,以期发现问题,查找原因,进而探索优化社区干部队伍的方法和途径。一、居委干部队伍基本状况目前,社区共有94个自然小区、8.3万人口,下辖29个居委会。居委干部总数137人,其中男性18人,占13.1%,女性119人,占86.9%。年龄结构。31—40岁的有2人,占1.5%;41—50岁的有51人,占37.2%;51—60岁的有84人,占61.3%,平均年龄为51岁。学历结构。本科学历的有2人,大专学历的有21人,占16.7%,中专学历的有27人,占19.7%;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有72人,占52.6%。居委负责人情况。29个居委中,居委党总(支)书记27名,平均年龄54岁,大专以上学历7名,高中及以下学历20名,居委会主任20名,平均年龄53岁,高中及以下学历20名。居委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有3名。二、居委干部队伍基本状况分析居委干部工作在社区的第一线,处在各种社会矛盾的聚焦点上,为了居民群众的大事小事,他们经常放弃自己的业余时间和休息日,为党和政府做了大量的社会稳定和服务群众工作。在创建平安社区、和谐小区活动中,在配合重大市政工程的动第1页共6页拆迁工作中,在事务繁杂的居民区,有时还会面对突如其来的突发事件,他们面对面地与居民群众进行沟通,努力协调各方,为了调解居民纠纷,为了说服教育上访人员,为了千家万户的利益,可以说是“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不辞千辛万苦”。这是居委干部的主流。在对居委干部状况进行调研分析时,我们同时也感到当前居委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居委干部队伍的文化基础不够厚实。在137名居委干部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16.7%,而高中以下学历的占了52.6%,其中有初中学历的14人,占10.2%。居委会主任20名,均为高中及以下学历。居委干部队伍整体的知识层次不是很高,整个居委干部队伍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过去,居委会大多以老大妈为主,现在,居委干部知识化程度有了提高,但真正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仍然很少,大多以函授取得学历为主。随着居委地位、作用的不断提高及社区建设发展的需要,大量招聘吸收具有全日制学历的人才进入居委工作,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二是居委干部结构不够合理。居委干部队伍结构不够合理问题比较突出,比如性别不够合理,137名居委干部中,女性占绝对多数,占86.9%;年龄也不够合理,30岁以下的没有,40岁以下的仅占1.5%;51岁以上的占到61.3%,其中还有部分60岁以上的。居委干部队伍的性别和年龄结构的不合理,使他们的工作创新能力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在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与现实工作的需要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三是对居委干部的培养措施和效果不明显。居委干部的来源不同,有的是退休或企业改制下岗人员,有的为了解决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而设置个岗位,如助残员、再就业信息员,很多根本没有从事过居民区工作,他们的知识水平、办事能力、工作作风等存在着较大差异。在工作中,我们较多重视居委干部的选拔使用和管理,却忽视了其成长过程中的具体指导和帮助改进。区、街道每年组织的党校或其他形式的培训,多是居委书记和主任参加,对一般的居委干部平时进行的系统培训和系统学习的安排比较少,使这些人员在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上第2页共6页进步缓慢。四是居委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储备机制不够。当前,随着一些小区动拆迁以及社会矛盾的日益增多,居委会的矛盾协调难度和工作难度也日益增大。日常性的事务如送报表、建台帐,征兵、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