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阶段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 课时2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练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阶段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 课时2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练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7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阶段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 课时2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练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7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阶段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 课时2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练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7
阶段二——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课时2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练习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2016·河北唐山模拟)《史记·“封禅书》记载了远古七十二君王的泰山之行,他们的旅”游项目繁多,包括祭祀、巡狩、会盟、定大位、刻石记号。这些君王包括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等,特别是帝舜,在此朝会东方诸侯,并向八方遥望,意即照“会四方诸侯,而四方诸侯也纷纷登上本方境内的高山,向泰山遥祭,这一行为叫望秩山”川。这一行为背后昭示的是()A.“”大一统理念B.天人感应思想C.民本仁政观念D.封建迷信思想“解析从特别是帝舜,在此朝会东方诸侯,并向八方遥望,意即照会四方诸侯,而四方‘’”诸侯也纷纷登上本方境内的高山,向泰山遥祭,这一行为叫望秩山川,可知君主的行为“”体现的是对地方的控制,地方诸侯的行为是对君主的服从,这一行为昭示了天下一统的观念,故选A项。答案A2.(2017·四川德阳模拟)汉代前的君王从祖先承受君位,至汉朝立国,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这就需要某种理论的支撑。后来,适应这一需要的是()A.“”民贵君轻说B.“”五德始终说C.“”知行合一论D.“”天人感应说解析“”据所学可知;天人感应说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因而能支撑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故选D项。答案D3.(2017·广东湛江模拟)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又重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A.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B.君相之间矛盾尖锐C.封国威胁了专制皇权D.儒法思想并行发展“…………”解析材料一方面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体现了儒法并施,故选D项。答案D4.(2016·湖南永州统考)“”“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A.修改了儒家学说中的君臣关系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弥补先秦儒学的重大理论缺陷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解析孟子认为,暴君非君,面对暴君,人民有反抗的权利;而董仲舒强调对君主的绝对服从,故A项正确。答案A5.(2017·湖南衡阳模拟)下面是两汉社会观念高频词汇统计表。对于统计表分析正确的是()类别关键词出现频次所占比例社会伦理观念仁、礼、信8234次36.2%法观念法、刑4648次20.5%财富观念利、财、富5395次23.8%公平公正观念均、平4427次19.5%A.社会贫富分化B.法家大行其道C.重利观念盛行D.伦理脱离政治“”“”解析材料信息仁、礼、信和财富观念利、财、富说明当时社会经济出现贫富分化,故选A项。两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故B项错误;汉代以来,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因此重利观念盛行的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我国的封建伦理观念是为政治服务的,故D项错误。答案A6.(2017·新疆模拟)“西汉公孙弘拟定的太学章程中的内容有:择民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即太学生)。郡国县官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这表明太学生()A.悉出于名门望族B.来源于地方学校考试合格者C.完成学业即可为官D.入学资格有德行等方面的要求“”解析材料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说明为官需要有一定的品行保证,并非完成学业即可,故D项正确。答案D7.(2016·江西宜春模拟)“董仲舒说:圣人之性,不可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由此可见()A.董仲舒的人性论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B.“”董仲舒的人性论为其天人感应说奠基C.西汉武帝时期社会上出现道德信仰的危机D.这种人性论的新思想违背了正统儒家思想“”解析董仲舒认为中民之性包含情,甚或“”性即是情,具有贪仁两面,提出民性有善质“”“”而未善,民之向善需要王者的教化,从而为天子的出场提供了理论依据,故A项正确。答案A8.(2016·云南昆明质检)汉代法律注“”重春秋决狱,凡义关伦常而现行法律无明文规定或虽有明文规定但却有碍伦常时,使用儒家经典《春秋》所载有关事例及其体现的道德原则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这主要说明汉代()A.司法审判依据从重神...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阶段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 课时2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练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