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民政信息网络化建设调研报告VIP免费

民政信息网络化建设调研报告_第1页
1/6
民政信息网络化建设调研报告_第2页
2/6
民政信息网络化建设调研报告_第3页
3/6
民政信息网络化建设调研报告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政府而言,顺应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适应入世要求,加快信息化步伐,构建决策科学化、管理现代化、资源共享化的“电子政府”,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民政部门作为主管有关社会行政事务的政府组成部门,行使着国家管理的许多重要职能,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民政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决定着民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决定着民政事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影响着民政部门在管理国家有关社会行政事务中作用的发挥。应该看到,目前我们所运用的信息收集、处理、传递方式,决策方式和政令发布方式,已经明显地落后了。如果我们拥有健全、快捷、安全的信息传输网络,建立和利用统一的民政业务处理平台,整理、分析和利用各类民政信息,传递、发布各种决策意见和各类政令,我们掌握的信息就会更全面、更准确,更有参考价值,我们的决策就会更及时,更科学,更符合实际,工作效率就会更高,管理成本就会大大降低,社会效益就会明显提高。还应该看到,我们的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水平,仍明显地落后于依法治国的步伐和人民群众的服务需求。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将民政工作的所有方针、政策、法规、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及时、迅速、全面地公布于众,并通过信息反馈,听取群众呼声,接受社会监督,采纳合理建议,纠正决策偏差,加强工作指导,我们的依法行政、规范管理进程就会大大推进,民政工作的整体水平就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还应该看到,我们对民政资源特别是社会资源的利用还很不充分,用社区建设整合各XX县区民政工作也才刚刚起步,这是制约民政事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如果我们能够建立起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成为电子政府的重要一员,就能够使民政工作多元化这一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条件,充分发挥民政工作的整体优势,就能够及时、广泛地吸取各方面的成功经验,第1页共6页使我们的管理工作更科学,更有效,更具时代特色,就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共享的有利条件为基层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的服务需求。正是基于以上诸多原因,应该大力加强民政信息网络化建设,重点放在“两大工程”,即“数字民政工程”和“民政便民工程”。一、“数字民政工程”是民政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基础,是目前的首要任务。首先,应集中力量建设部、盛地三级民政部门信息网络硬件设施。各级民政部门都应抓好自己的机关办公局域网建设,实现机关内部的网络化、无纸化办公,并尽可能地淘汰过时的电话线拨号接入方式,采用目前高速高效的宽带接入国际互联网。逐步构成覆盖部、盛地(市)乃至县(区)、街道、居委会的各级民政高速宽带网络。这种高速宽带网络建成后,可实现全国民政系统横向互联,纵向贯通,具备传送数据、语音、视频功能。届时,不但可以利用这一网络传送数据,还可以利用这一网络通电话,召开全国民政系统视频会议。其次,在这一网络上,建立分布式民政业务信息资源数据库,并开发管理和分析这一数据库的通用民政业务软件平台。这里的“民政业务信息资源数据库”,就是将过去所有以纸面形式存储的民政有关信息数据,全部输入微机网络,主要包括:安置方面:历年安置退伍士兵、部队退休干部人数及存在问题。救灾救济方面:包括历年本地受灾情况、救灾费用发放以及未来灾情的预测。低保方面:本地受低保的人数及人员状况分析。社会事务方面:历年的火化率、每年的结婚人数、离婚人数。社会福利方面:福利院、敬老院基本情况,福利企业及安置残疾人情况。行政区划方面:区域总人口、城镇人口、农村人口、所辖区域、民政对象总人数、勘界资料信息及地名档案信息。优抚方面:包括本地的各类优抚对象人员数,每年所需的优抚对象优待费用,当地烈士及烈士陵园情况。民间组织管理方面:包括当地合法社团基本情况,民办非企业单位运营状况等。干部人事信息方面:主要是反映当地民政机关人员成份组成情况。其它,如当地老年人及老龄工作情况等。将所有的这些过去存第2页共6页于纸面的数据信息存入民政信息网络数据库,这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民政信息网络化建设调研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