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唯物论和认识论(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偶考点:物质及世界的物质性运动与物质、静止的关系实践的概念与特点2.常考点:意识的概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3.必考点: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过程考向1物质运动的规律1.(2016·全国Ⅱ卷,22)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导学号:23192107】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本题的题眼是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说明他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①③当选;军事行动的出发点是客观存在的实际,而非真理性认识,故②错误;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不起决定性作用,故④错误。]2.(2014·课标全国卷Ⅱ,21)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实验进一步证明()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B[本题考查物质、规律的知识。回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信息。研究人员的新发现为解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题干中的实验进一步证明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人类能够认识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①④符合题意,B“”“”项入选;②中无条件的、必然的、③中同样的表现形式表述错误。]教材与考纲有机结合教材知识与考纲考点设置经常存在不一致之处,务必将两者结合起来掌握。如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材内容中没有单独呈现,但考纲将其与尊重客观规律合在一起作为单独考点列出来。这要求我们在知识掌握上要将教材和考纲有机结合起来。考向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3.(2016·全国Ⅱ卷,23)《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导学号:23192108】①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②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③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④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C[“”本题考查老马识途体现的哲学道理。正是由于管仲正确认识了马有识途的功能,并利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才解决了迷路问题,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②③当选物质决定意识,而非意识决定物质,①颠倒了二者的关系,排除;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动物的活动不是实践,故④错误。]4.(2016·全国Ⅲ卷,23)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生活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意识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