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强化训练1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曲折(1949~1978年)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湖北省八校高三联考)新中国成立伊始,政务院在《共同纲领》指导下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初步确立了社会组织“分级登记”的管理体制。该办法实施的重要政治动机是()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取缔非法的社团组织C.防控境外的敌对势力D.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答案:A解析:据材料“初步确立了社会组织‘分级登记’的管理体制”可知对社会团体进行登记的目的在于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A正确;B、C、D均与材料中新中国的需求无关。2.(2018·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领导体制曾采取“议行合一”制,即中央人民政府不但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而且还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我国最高行政权与最高立法权的分立开始于()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B.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后C.中共八大召开以后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答案:B解析:新中国成立之初,没有人民代表大会,实行“议行合一”制,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行使最高立法权,B正确;A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期;C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D是改革开放新时期。3.(2018·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模拟)20世纪60年代,中国城市中的许多街道、老字号商店、学校的名称被修改为“反修路”“东风商店”“红卫战校”。这一现象反映出()A.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B.革命者应保持朴素作风C.城市民众提倡革命理想D.国家政治影响社会生活答案:D解析:“反修路”“东风商店”“红卫战校”和“文革”时期政治斗争有关,说明国家政治影响社会生活,D正确;A是1956年确立,不符合材料主旨;B中“朴素作风”错误;C中“城市民众”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4.(2018·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联考)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即明确提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这反映了中国()A.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B.从革命外交转向国家外交C.突破美国包围封锁政策D.将谋求与美日关系正常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54年10月”“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结合所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知周恩来主张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联系。结合所学“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映了中国的外交思想从强调意识形态的“革命外交”转向了注重国家利益的国家外交,故B项正确。新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表明中国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与题干无关,故A项排除。新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表明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包围封锁政策,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得出中国将谋求与美日关系正常化,故D项错误。5.(2018·湖南省衡阳市高三模拟)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助手基辛格说:“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间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第三世界国家蓬勃兴起B.苏联东欧国家支持中国C.美国霸权地位江河日下D.欧洲国家日益走向联合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国无力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使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获得足够票数,A项正确。当时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东欧国家不可能支持中国,B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是美苏争霸,美国霸权地位受到一定削弱,但不是江河日下,C项错误。欧洲国家走向联合不利于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D项错误。6.(2018·陕西省咸阳市高三模拟)据统计,1949~1952年,山西忻县有8253户农民出卖土地39912亩,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出卖土地的户数和亩数,1953年比1952年增加5倍多。这一现象()A.反映了土地改革过程的曲折性B.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稳固性C.促使中共加快农业合作化步伐D.说明农村城镇化效果显著答案:C解析:题干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