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12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建议用时:45分钟)年份20122013201420152016新课标全国卷考查角度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规律总结(1)从材料看,往往以名人名言、英雄人物的事迹或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为背景,旨在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从题肢看,对价值的考查往往与联系、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对人生价值的考查往往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相结合。1.(2016·洛阳模拟)“《墨子》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以为至巧。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若翟之为辖,须臾刘(刘,“”通镂,刻削)’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谓巧,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对此记载认识正确的是()①错误地认为对同一事物的价值评价因人而异②肯定了事物的价值在于其对主体的积极意义③包含了应把人的利益作为价值标准的思想④坚持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标准的多样性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D[对同一事物的价值评价因人而异属于正确的观点,故①错误;题干指向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多样性,但没有指向价值判断和选择标准的多样性,故④不合题意;利于人谓之巧等观点体现出事物价值在于其对主体的积极意义,也就是强调了人的利益对价值标准的重要性,故②③正确。]2.(2016·烟台质检)“黑暗不能驱走黑暗,只有光明才能做到;仇恨不能驱走仇恨,”只有爱心才能做到。这句名言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正确的价值观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②要正确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③新事物是在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中成长的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A[题干没有指向新、旧事物的更替,故③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出人们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上的区别,故④不符合题意;题干中的光明喻指向正确的价值观,故名言体现出正确价值观的促进作用,①正确;题干名言体现出光明与黑暗、爱心与仇恨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故②正确。]3.(2016·绵阳三模)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是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基础上,中国人口与生育政策的又一次历史性调整。这说明()【导学号:23192180】①实践的发展纠正人们已有的错误认识②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动力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④事物都是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的统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D[我国过去的人口与生育政策不是错误的,故①观点错误;生产力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本动力,故②观点错误;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人口与生育政策,体现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故③正确;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指向相对静止,人口与生育政策调整指向绝对运动,故④符合题意。]4.(2016·黄岗质检)小狮子问母狮子“”“:妈妈,幸福在哪里?母狮子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于是小狮子不断追着尾巴跑,但始终咬不到。母狮子笑道:幸福不是这样”得到的。只要你向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随着你。这则寓言蕴含的哲理是()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和社会性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重要导向作用③实现人生价值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④对幸福的正确理解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C[题干对幸福的理解代表一种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故②正确;幸福观会引导人们实现幸福,说明它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主观条件,故④正确。①③观点偏离题意指向,故排除。]5.(2016·唐山一模)“”获得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与现实获得之间的契合,是改革成果公平共享的具体体现。如何才能有获得感,众说纷纭。有说要让低收入者尽快脱贫的,有说要丰富基层精神文化生活的,……有说要努力推进教育公平化的这些说法都有道理。这反映出()【导学号:23192181】①人的客观获得与主观认同总是一致的②获得感是人们的主观感受和生活体验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④人们对真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