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学标准《木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标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木工机械制图英文名称:woodmechanicaldrawing课程类型:绘图识图能力课程(专业基础必修课)总学时:80讲课学时:48实践学时:32学分:2.5适用对象:木材加工技术专业先修课程: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与地位本课程是木材加工技术等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课程以普遍存在于毕业生核心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机械零部件造型与测绘为载体,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形成一门融入工作对象(机械零部件)、工具(CAD/CAM软件、测绘工具量具)、工作方法(零件三维造型、零部件测绘方法)、工作要求(遵循工作规范与技术标准)等工作过程要素的教学做于一体的学习领域课程。课程所形成的“图样识读、造型与测绘”工作能力,是开展专业学习领域其它课程学习的基础,并在后续涉及机械产品设计与加工技术、制造工艺、设备操作等若干课程中持续贯穿运用与提高。课程的作用是针对职业岗位中典型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对机械产品的图样识读、造型与测绘的职业能力。构建木材加工领域毕业生从业的核心职业能力,承担毕业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从初始低层次的设备操作工向更高层次的工艺技术员等岗位迁移的重任。二、课程基本理念1.校企合作,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对职业行动领域工作过程的跟踪调研,并吸收木材加工专家的建议,基于工作过程重新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既着眼于学生在木材加工工作实际的需求,也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需要,合理安排必备基础知识和综合知识。2.基于行动导向组织课程教学,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通过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学互应,学、做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综合职业能力,能从容应用于未来的职业中。3.多元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在评价结构上,突出过程性评价,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及时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在评价方式上,强调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并重,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合作、诚信等良好品质。三、课程设计思路该课程总共分3个学习情境共8个子情境,将职业行动领域中的工作过程融合在学习情境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木材工程图样的各项技能;实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贯彻“六步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制定的学习任务,培养锻炼学生的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自信心。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教、学、做于一体的项目训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图示能力、读图能力,树立贯彻国家标准意识,形成“木制品或家具产品的图样识读、造型与测绘”的工作能力,构建后续专业技术学习和工作的接口与通道。本领域主要采用培养工作责任心、交流能力等的小组分工协作方式,完成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表达方法与尺寸标注的要求,正确、完整、清晰传达产品信息,符合木材加工相关技术标准和树立质量意识等。二、分类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1)遵守《技术制图》国家标准,选择适当的表达方法,绘制中等复杂的零件图与部件装配图。(2)读懂较复杂的零件图,理解零件加工技术要求:尺寸、材料、加工部位、公差等,并利用计算机进行三维实体造型。(3)测绘家具或木制品零部件并完成相关图样。(4)读懂中等复杂的部件装配图并拆画出零件图。(5)学会使用工具:《技术制图》国家标准;计算机及CAD/CAM软件;绘图工具及仪器;通用工具、量具等。2.方法能力目标(1)能自觉学习和使用新标准、新技术。(2)能够熟练木制产品的图样识读、造型与测绘的职业能力。(3)能够正确、完整、清晰传达产品信息,完成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表达方法与尺寸标注。3.社会能力目标(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能遵守职业道德规范。(2)能灵活处理现场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具有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善于交流,诚信、开朗。(3)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又责任心,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善于总结经验和创新。(4)具有工作责任感,能进行自我批评的检查。(5)具有良好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