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亚非国家的改革1.(2014·山东德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阿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具体包括:效仿欧洲建立一批世俗小学和技术学校;减少宗教课程,增加现代科学内容;聘请外国教师任教;派遣留学生到欧洲(主要是法国)……学习,等等。通过改革,现代世俗教育制度出现雏形。由于阿里对埃及现代“”教育的突出贡献,而被后人称之为埃及现代教育之父。——季诚钧、徐少君《埃及教育世俗化的历史考察》材料2:(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统治集团)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他们又特别重视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时出于自身统治利益的目的,大力提倡爱国、忠君的德育教育观。——杨世武《明治统治集团教育改革刍议》(1)依据材料1,概括阿里教育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2)有学者认为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是其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而也有学者持相反意见,认为正是其教育改革才最终导致明治维新走向歧途。结合材料2和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2.(2014·苏北四市模拟)明治维新为日本的发展清除了障碍,开动了日本帝国的列车。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日本秩禄公债(废除封建特权身份的补偿金)分配状况表金额(日圆)利率武士(1874—1876年)165650008%大名(1877年)314124055%大名和武士(1877年)1082427857%神主(1877年)3340508%材料2:采用上下分权的政体,设立公会,以施公明正大的政治时,民皆怀其仁德,视朝廷如父母,万民相亲如兄弟,人和悉齐无疑。至此时,武备方面精神万备,故枪炮船舰方始成为真物,操练教阅也方始成为实用。因此即使有外患内贼也决不足患,国家永久太平,王室永久安全绝对无疑。——加藤弘之《邻草》材料3:日本历史学家德富苏峰认为,宪法发布前后的时代是日本新旧时代的转变时期。虽然日本人已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已摆脱了专制统治,却尚未进入自由世界。——汤重南等主编《日本帝国的兴亡》请回答:(1)据材料1及所学知识,概括明治维新对日本封建贵族的影响,并指出影响其地位变化的变法措施。(2)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对于日本社会的构想以及国家永久太平的目标没有实现的原因。(3)如何理解材料3“”中日本人已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3.(2014·来宾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法国史学家高第对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总结说:维新派的最大错误就是想在太短的一个时期内使中国全然改观,要同时把所有的政权机构都抓在手里,要一举而肃清所有的弊端,维新派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皇帝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单地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9年吃的东西,不顾胃量和消化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给(它)”吃,这样它就被扼杀了。——张晨怡《中国近代文化十二讲》(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维新派想在太短的一个时期内使中国全然改观的原因。(2)“”高第认为维新派同时把所有政权机构都抓在手里,要一举而肃清所有的弊端的做法导致变法失败,这种观点合理吗?请简要评析该观点。4.(2014·山东滨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有人认为阿里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当之无愧的现代埃及之父。材料2“”: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1)“”依据所学回答阿里为什么被认为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2)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指出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的主要依据。综合以上材料,你得出怎样的启示。5.(2014·江西名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1: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