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编码:第五届“挑战杯”湖南科技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作品名称:长潭西线-打造湖南“硅谷”及经济“引擎”的探索学院全称: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申报者姓名(集体名称):宋成武、廖美中、吴珍、胡芳、邹鑫、蒋珍珍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A类□科技发明制作B类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3.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申报者代表情况姓名宋成武性别男出生年月1992.12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系别、专业、年级11级城市规划二班学历大二学制五年入学时间2011.9作品名称长潭西线-打造湖南“硅谷”及经济“引擎”的探索毕业论文题目通讯地址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11级城市规划二班邮政编码411201办公电话18216435717常住地通讯地址湖南科技大学南校学校宿舍邮政编码二区一栋301住宅电话其他作者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学历所在单位廖美中女23在读本科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专业胡芳女20在读本科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吴珍女19在读本科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地理科学专业邹鑫男20在读本科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资环专业蒋珍珍女20在读本科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资环专业资格认定学院教务办意见以上作者是否为2012年7月1日前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非在职的高等学校中国籍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是□否(部门签章)年月日指导老师意见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是□否负责人签名:年月日B2.申报作品情况(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2.本部分中的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作品全称长潭西线-打造湖南“硅谷”及经济“引擎”的探索作品所属领域(C)A哲学B经济C社会D法律E教育F管理作作品撰写的目的:长潭西线高速公路品撰写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后简称长潭西线)位于长株潭“金三角”地区,路线布设于湘江西岸,路宽26米,路长27.951km。长潭西线2004年6月开工,2007年2月通车,是我省第一条引进外资建设的高速公路项目,它北起长沙岳麓区含浦镇,与长沙绕城高速公路学士联络线顺接,南与湘潭境内的潭邵高速公路湘潭互通联络线相连。以长沙高新区、湘潭工业园为两极点,以点串线,以线带面,深入开展区域战略规划研究,不断探索适合长潭“硅谷”的发展模式,以此来逐步发展长潭西线区域,此外也加快两极点和辐射区域的产业转型,塑造自身更强的产业格局,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人才的利用率,最终实现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三丰收。基本思路:该作品运用“点-轴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在政府已有的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开发和发展长潭西线,来更快地推进湖南两型社会发展建设。本研究论文预将长潭“硅谷”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系统的“点-轴”出始元出现(即长沙高新区、湘潭九华;这两个初始元已基本形成,并有了一定发展,但距成熟还需要一段时期,如图3a);第二阶段是主要的“点-轴”系统框架形成(这就是现有的长潭西高速,如图3b);第三阶段发展趋于成熟(如图3c);第四阶段是长潭“硅谷”形成,发挥“硅谷”经济社会效应(如图3d)。图3点-轴模式的计算机模拟补充说明:首先是在两点均出现了城镇(图a);适应社会经济联系的需要,在A(长沙市高新区)、B(湘潭市九华工业园区)之间建设了交通线(图b);在沿线有一些经济设施建立,同时,在C、D、E、F、G、H、I、J等点开始出现新的村落集聚,交通线得到相应的延伸(图c);这种模式进一步发展,A—H—B—C沿线成为发展条件好的轴线,A、B点形成更大程度的集聚,C、D、E、F、G、H、I、J、M、N成为新的集聚中心,通过A、B、H三点还各出现一个另一方向的第二级轴线以及通过C、D、F、G、I、J等点形成第三级发展轴线(图d)。如此发展下去,形成了由不同等级的节点和不同等级的轴线构成的“点—轴”空间结构系统。为了模拟这一过程,本项目构建了一个长度为138km,宽度为59km的矩形区域(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