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十七)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于加强1.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但当年英国就首先承认了新中国,并且在1954年中英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到1964年法国在西方国家中最早和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些表明()A.五六十年代英法与美国处于紧张状态B.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遭受挫折失败C.英法两国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D.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各国接受解析:根据材料“英国就首先承认了新中国,并且在1954年中英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到1964年法国在西方国家中最早和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结合所学可知,这说明英法两国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故C项正确。答案:C2.在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中,埃及总统纳赛尔认为,与西方站在同一边并无前途。对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国家而言,这是他们外交政策的正确抉择。这一抉择所产生的重大政治影响是()A.使弱势国家成为美苏之间争霸的主要战场B.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削弱美国政治势力C.推动了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走向高涨D.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操控世界事务的局面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大国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发展民族经济,采取了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1961年不结盟运动诞生,故D正确;A、B表述错误;C与材料无关,排除。答案:D3.“经过长时间的迟疑之后,英国虽然有引以为豪的岛国独立传统,但还是决定加入这一组织,同样加入进来的还有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20世纪90年代中期,芬兰、瑞典和奥地利也加入进来。这一共同体,现在叫做欧盟。”欧盟的出现()A.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B.形成了统一的欧洲市场C.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经济秩序D.降低了民族主义情绪解析:材料中主要阐释了英国以及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加入欧盟,与苏美两极格局无关,故A项排除;“形成了统一的欧洲市场”指的是欧共体,故B项排除;“建立公正合理的经济秩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排除;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欧洲各国之间的协同合作,降低了民族主义情绪,故D项正确。答案:D4.“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战略紧张的一个方面是中国人担心美国企图遏制中国;同样,美国人担心中国试图把美国赶出亚洲。太平洋共同体建设能够缓解双方的担心。美国、中国和其他国家都参与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发展,日本、印尼、越南和澳大利亚等其他主要国家也将能够参与这一体系的建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亚太地区成为中美的战略争夺重点B.中国的崛起挑战了美国的霸权地位C.太平洋共同体建设消除了中美分歧D.新兴力量崛起促成多极化格局形成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主要描述的是美国人对中国的担心,并没有强调中美在亚太地区的争夺,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美国人担心中国试图把美国赶出亚洲,太平洋共同体建设能够缓解双方的担心”可知其说明了中国的崛起挑战了美国在亚洲的权威,故B项正确;中美之间存在社会利益与制度的差异,所以两者之间的分歧是无法消除的,太平洋共同体建设仅能起到缓解的作用,无法消除,故C项排除;当前世界格局还没有形成,还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故D项排除。答案:B5.“新兴国家”是近几年广泛流行于国际舆论和学术界的概念,在国际经济政治领域,与“新兴国家”相关的概念还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新兴市场”“新兴经济体”等,这些“新兴”概念表明()A.第三世界已占据主导地位B.国际关系主导力量的变化C.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D.世界经济一体化被所有国家认可解析:A选项说法错误,第三世界国家并不处于主导地位,处于主导地位的还是发达国家;B选项材料中无法体现;C选项说法正确,越来越多的“新兴”出现,表示政治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出现;D选项错在“所有”二字上。答案:C6.多极化追求权力在国家间的多元分布,否定某一国家对权力的垄断,提倡多国协商解决问题;多极化追求大国力量的相互制衡,通过以多抑大、联弱制强的手段来阻止大国的霸权倾向。由此可见,多极化趋势()A.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进程B.建立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加速了两极格局的最终结束D.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