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房防虫防霉工作防治措施一、搞好库房内、库房外的清洁卫生。库外的杂草、垃圾和污水都应消除干净。库房内不应堆放任何杂物(尤其是易燃易爆及水剂物品),严格出入库房的制度。二、施用防虫防霉药物。文物库房常用的防虫防霉药物有樟脑、冰片及灵香草、芸香、檀香等中草药及其制剂,还有麝香等等。三、调节与控制库房温湿度。库房温湿度控制与调节的主要措施有:1、密闭。库内温湿度符合档案保护条件时,采用密闭方法可防止或减弱库外不适宜的温湿度对库内的影响,尽量使库内的温湿度处于稳定的状态。2、通风。根据空气流动的规律,有计划地使库内外的空气进行交换,以达到调节库内空气温湿度的目的。通风前应该详细测定库内外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根据不同的目的选取不同的时刻。如果通风是为了调节库房的温度,只要单纯比较库内外温度的高低就可以了;如果通风是为了调节库房的湿度,则采取自然通风的方法降湿,当库房外的绝对湿度低于库内的绝对温度时,即可进行通风,反之则不行。四、消灭事故的隐患。对库房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发现漏水、虫害、鼠咬、霉变等不安全因素要立即进行整改,坚决消灭事故的隐患。五、对库房定期检查。要对库房文物进行定期检查,全查或抽查库藏档案状况,并做好库藏档案状况检查记录。在库房中一经发现虫害应及时处理。第二篇:车间防霉防虫程序生产车间防霉防虫程序1目的为规范本公司产品的防霉防虫工作,确保产品不变质,不污染,特制定本管理程序。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的生产、存放各环节的防霉防虫工作,原料和成品仓库的防霉防虫管理。第1页共15页3职责品控部负责原料验收、储存及成品储存阶段的防霉防虫管理。生产部负责原料使用过程、生产线物料、储运过程的防霉防虫管理。4工作程序4.1原料管理4.1.1原料运输4.1.1.1原料运输车辆进厂后,品管员查看车体是否遮盖雨布,若没有遮盖雨布,应检查原料在运输过程中是否有受潮或雨淋现象。遮盖雨布的原料,查看雨布是否有漏雨现象。4.1.1.2若遇下雨天气,品管员应提醒司机揭开雨布时应先清理雨布上的水,防止雨布上的水污染原料。4.1.1.3卸货员卸货时,应该轻拿轻放,避免原料破包。若因卸货破包应及时更换包装扎口,以防原料储存过程中受潮变质,若因装货、运输等原因破包应通知品管员,评估后对破包原料进行退货或让步接收并优先使用。4.1.2原料感观4.1.2.1品管员应对进场原料外包装查看,确认是否有受潮、淋湿现象。尤其下雨天气或梅雨季节,对没有内膜包装的原料(豆粕、面粉、麸皮、砻糠、沸石粉、石粉、鱼粉等)重点查看。4.1.2.2品管员验收时,应打开包装抽查原料是否有受潮、被雨淋、生虫、结块霉变等现象。对易受潮的原料(面粉、麸皮、砻糠、鱼粉、奶粉、血浆蛋白粉、乳清粉等)重点查看。4.1.2.3品管员在查验原料时,发现有受潮、被雨淋、生虫、结块霉变等现象,及时上报主管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批次或部分拒收。4.1.3原料水分4.1.3.1品管员及时跟踪原料水分检测结果,水分超出收货范围的原料应退货处理或上报主管评估后再进行退货或让步接收优先使用。4.1.3.2若有水分超标让步接收的原料应安排生产优先使用或与上一批合格原料混合(根据实际情况确认混合比例)使第2页共15页用,避免储存时间过长生霉生虫。4.1.4原料储存4.1.4.1品管员对水分超标让步接收的原料,每天查看原料是否有生虫生霉情况。4.1.4.2品管员每周对原料抽查,对易受潮的原料(面粉、麸皮、砻糠、鱼粉、奶粉、血浆蛋白粉、乳清粉等)重点查看,必要时打开包装查看是否有生虫生霉情况。4.1.4.3品管员查库时,发现原料生虫生霉后,及时隔离原料并上报主管,对原料质量进行评估后采取以下措施:1、与采购部沟通进行批次或部分退货处理。2、对生虫生霉原料批次或部分报废处理。3、必要时请专业灭虫人员进厂杀虫。4.2生产管理4.2.1投料员投料时,应检查原料质量情况,查看是否有受潮生霉生虫现象。若发现原料生霉生虫现象,应停止投料并上报品控部,由品管员对该批原料质量进行确认评估进行部分报废或批次报废处理。4.2.2中控人员应按照生产计划,控制原料投料量,避免原料投入量太大,在原料仓内长期存放生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