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页“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精品课”教学实验团队建设规划根据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精神,结合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精品课”教学实验团队的现状,现特制定2008~2010年教学团队建设规划。一、教学团队建设指导思想1、继续优化团队成员结构,提高整体素质,保持学科研究与教学密切结合的优势;2、完善以该校级精品课为核心的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我校电类专业基础教学实验研究中心和骨干教师培养基地;3、实现“课程---实验---科研---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的有机统一”;4、凸现“模拟电子技术精品课”教学实验团队优势,以本科专业基础教学实验为平台,向学科前沿及研究生教育辐射;5、支撑以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实验为核心的专业基础课教育,面向国家需求培养学生,使之成为适应国家发展的建设者。二、教学团队建设总体规划按照“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加速形成一支观念新、素质高、能力强,以中青年为主体的教学第一线骨干教师队伍。三、教学团队建设目标1)素质能力建设目标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有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体魄、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和合作精神,能够联系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具备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实验本科教育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掌握现代化科学手段和教育信息技术。2)教师梯队建设目标目前我团队16名成员中,有教授3名、副教授4名,高工1人,讲师6人,第2页共5页第1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页助教2人,其学历结构为博士(含在读博士)3名,其余全部是硕士。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今后还要积极引进博士、博士后及归国人员,积极培养年轻教师,使人才比例更合理。计划3年内:引进博士以上教师1-2人,在读博士毕业:4-5人。今后3年团队建设目标如表1所示。表12008-2010团队建设目标年龄结构老(50岁以上)中(36~49岁)青(35岁以下)0106学历结构博士(含在读)硕士本科691职称结构教授副教授讲师448四、教学团队建设内容今后3年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精品课教学实验团队建设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表22008-2010年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精品课教学实验团队建设具体内容第3页共5页第2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5页建设方向具体内容预期目标教学改革1、结合后续各专业特色,整合教学内容,做好专业基础教学,增加学科前沿知识;2、引进国外先进教学理念,适当引入双语内容;3、立足专业基础教学及实验环节,拓宽人才培养模式;4、改革教学方法,注重科研能力培养。5、结合大学生科技竞赛,建立创新实践教学机制。1、针对1-2个学科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尝试;2、开设1-2门学习方法与研究创新类课程或讲座;3、团队教师发表2-3篇高水平教研论文。4、建设创新实践基地一个。教材建设1、在原有正式出版教材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努力建设精品教材;2、进一步完善相关课程的教学辅导建设,建设立体化教材。1、争取1本成为国家规划教材;2、2008年12月,正式出版教材1部。第4页共5页第3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5页五、团队建设相关政策及措施:课程建设1、完善与专业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满足后续专业培养目标需要;2、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开展多媒体课件研究;3、更新课程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先进性;4、发挥精品课程优势,继续加强课程建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5、加强综合设计实验内容研究。1、到2009年底,70%的课程达到数字化教学;2、实现多媒体及网络教学的全面应用。3、到2008年底,增加综合设计实验5个。基地建设1、利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教学资源,进一步加强电工电子教学实验基地建设,为教学服务;2、完善实验室远程教学和管理信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