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详述麻黄平喘作用特点和作用机理特点;起效减慢,作用温和,持久机理:促进交感神经神经递质释放,间接发挥拟肾上腺素的作用;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β受体;直接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平滑肌α受体;阻止过敏介质释放等。6、青蒿常用于治疗疟疾,其缺点是复发率高苦参对滴虫性阴道炎有较好的疗效。(对)2.详述黄连抗病原体作用的特点和机理。.黄连对多种细菌、真菌及病毒有抑制作用,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其抗菌机理为:(1)破坏细菌结构;(2)抑制细菌糖代谢;(3)抑制细菌核酸及蛋白质合成。3.试述黄芩抗炎作用、作用机理及有效成分黄芩对多种动物实验性炎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应举例说明);抗炎机理:主要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和释放而抗炎(应举例说明);抗炎作用有效成分为黄芩黄酮类(如黄芩苷)。2.大黄泻下作用的特点、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是什么大黄泻下作用部位主要在大肠,口服6-8小时产生泻下作用,主要成分为结合性蒽苷。作用机理:(1)使肠平滑肌M受体兴奋;(2)刺激肠壁神经丛;(3)抑制肠平滑肌Na+,K+—ATP酶。芒硝:泻下成分是硫酸钠,为容积性泻药。厚朴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举例)。1.试述茯苓、猪苓、泽泻利尿作用特点及作用机理。(1)利尿作用特点:均有不同程度利尿作用,其中猪苓、泽泻作用较强。(2)利尿作用机理:猪苓、泽泻抑制肾小管对钠离子重吸收;茯苓素抗醛固酮作用;泽泻增加心钠素的含量。简述附子回阳救逆的药理依据1.(1)强心;(2)扩张血管、增加血流,使心排出量、冠状动脉血流量、脑血流量和股动脉血流明显增加;(3)抗休克;(4)抗心律失常;(5)心肌保护作用;(6)抗寒冷,提高耐缺氧能力等。详述附子的主要药理作用强心,抗休克,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耐缺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寒冷,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抗炎,镇痛,局部麻醉,兴奋胃肠。简述干姜温中散寒的药理依据促进胃肠消化机能,胃肠解痉,抗溃疡,止吐,抗炎,镇痛。1.三七对心脏血流动力学有何影响?1.三七总皂苷(PNS)给麻醉猫或犬静脉注射,使左心室内亚(LV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显著降低,达峰值所用时间(t-dp/dtmax)显著延长,心率减慢,外周血管总阻力及血压显著下降,但心输出率(CO)、心脏指数、心搏指数不下降或有增加。以上显示PNS具有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2.三七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理是什么?(1)扩张冠脉,促进实验性心肌梗死区侧支循环的形成,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血氧供应。(2)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3)抗脂质过氧化,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减少丙二醛(MDA)的生成。(4)提高耐缺氧能力。3.止血药的止血作用环节(机理)。(1)作用于局部血管(收缩局部小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性)。(2)促凝血因子生成(促进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促进凝血酶原生成,增加凝血酶含量)。(3)增加血小板数和增强血小板功能。(4)抗纤维蛋白溶解而止血等。1.简述丹参的功效、主治及相关的现代药理作用、应用。1.丹参功效为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相关的药理作用为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镇静镇痛。丹参主治经闭通经,胸腹刺痛,胸痹,症瘕积聚,热痹疼痛,疮疡肿痛;现代应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肺心病、脑缺血、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试述与延胡索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延胡索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等,与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有镇痛、镇静催眠、抗心肌缺血和抑制胃酸分泌、抗溃疡等。(l)镇痛: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最强,丑素次之,甲素较弱。镇痛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脑内多巴胺D1受体,使纹状体亮氨酸脑啡肽含量增加有关。(2)镇静、催眠:延胡索对睡眠时相有较明显的影响,使快波睡眠(SP)和深度慢波睡眠(SWS-Ⅱ)减少,而轻度慢波睡眠(SWS-Ⅰ)明显增加,表明产生的催眠作用是近似于生理睡眠,而不是真正的生理性睡眠。。(3)抗心肌缺血(4)抑制胃酸分泌、抗溃疡简述灵芝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