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专项物质的性质一(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密度)重难点专项分类训练点击重难点一、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密度、溶解性、熔点、硬度等。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压别是在变化的过程中有无新的物质生成。二、密度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反映了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之间质量上的差异,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越大,密度越大。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克/厘米3。3已知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用天平测质量,量筒或刻度尺直接或间接的测出液体或固体的体积,根据ρ=m/V的原理,可求出密度;已知物质的质量和密度,可求出体积V=m/ρ;已知物质的体积和密度,可求出质量m=pV。4天平与量筒的使用都有一定的操作要求。评析中考点考点1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说明水在不同状态、不同密度时,是如何确保水生生物生存的()水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水的密度/g·mL-10.9171.0000.0008A冬季,冰沉到池塘底部,促使生物冬眠B冬季,水蒸气沉到池塘底部,给生物带来氧气C夏季,水蒸气沉到池塘底部,给生物带来氧气D冬季,池塘水面结冰,能隔绝冷空气,从而保护水生生物免受低温的伤害※思路点拨※利用水在三种不同状态时的密度大小进行判断。水在液态时密度最大、气态时密度最小,所以当水的三种状态共存时,不管在冬季还是在夏季,水蒸气肯定在最上面,而水一定在最底部。※解答辨析※D※考点点评※本题考查水的密度、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密度是不同的,说明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思路点拨※鸡蛋清使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使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说明鸡蛋清为碱性物质,其pH值大于7。※解答辨析※D※考点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酸碱性、酸碱指示荆的使用和标准比色卡的特点。考点3在两个相同的薄壁塑料瓶(质量忽略不计)内分别装入体积相等、密度为ρ甲和ρ乙的两种液体后密封,再把它们放人两个装有水的容器中,处于如图所示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无法确定※思路点拨※利用瓶中所装液体在水中浸入的体积比较来进行判断。由图可知甲液体全部浸在水中,说明甲液体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乙液体只有部分浸在水中,说明乙液体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解答辨析※A※考点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密度的特性,体积相等的不同物质质量越大其密度也越大。聚焦失分点易错如图是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B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C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D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对症下药※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关系选择时注意比较体积相等时两物质质量的大小。※提分练习※如图,甲、乙是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将质量相等的酒精和盐水分别装在两个容器中,则甲容器装的是。探究与思考探究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水,测出了一小块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步骤补充完整。(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处,调节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1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g。(3)如图2所示,A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4)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cm3。(5)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kg/m3。※解答辨析※(1)左端零刻度线(2)52(3)水面与标记相平(4)20(5)2.6×103※考点点评※本题通过实验测定小石块的密度,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和利用替代法测物体的体积是解题时值得注意的。※跟踪练习※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将小矿石片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