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电信产业价值链模式对比分析2008-12-17关键字:中日韩电信产业价值链模式对比分析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演进,移动数据业务成为推动运营商利润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它的发展也带来了产业价值链模式的改变。日韩是移动数据产业发展比较先进的国家:日本NTTDoCoMo创造的I-mode神话,不仅是成功的技术和市场创新,更缔造了基础电信经营和增值电信经营完美结合的价值链;韩国运营商的成功经验是通过良性循环的价值链构造出成功商业模式,并针对细分市场提供个性化的业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分析了日韩典型的电信产业价值链模式,并与国内几种价值链模式进行了对比,总结了我国电信产业价值链和谐发展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一、日本“I-mode”模式“I-mode”业务是日本NTTDoCoMo公司于1999年2月22日正式推出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是为了满足用户日益增加的对移动上网的需求而设计的基于PDC数据包通信网络上的移动互联服务。I-mode模式的成功成为各国运营商效仿的典范,不仅提升了NTTDoCoMo的市场占有率,而且使NTTDoCoMo数据业务的ARPU值得到增长。NTTDoCoMo占据了日本移动市场6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数据业务ARPU达到2010日元(合16.5美元),占总ARPU的30%,2007年比重将提高到33.2%。I-mode业务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它创造了一条合作共赢的产业价值链,价值链上的所有部分,包括内容、入口、网关、网络以及终端都能彼此啮合,相互协调(如图1)。I-mode创造了新的电信服务赢利模式,即代内容提供商收取信息费,与内容提供商进行利润分成,分成比例一般是9:91,即其中信息费的9%作为手续费归NTTDoCoMo所有。合理的收费模式使内容提供商获得一定的收入,激励内容提供商不断提供完善和新颖的内容。从I-mode合作模式中可以看出,NTTDoCoMo重点解决了制约移动数据业务发展的瓶颈问题和相关产业链的薄弱环节——手机终端与内容。I-mode价值链模式不仅为NTTDoCoMo创造了价值,也为SP/CP、终端制造商带来了巨大经济利益,形成了良好的移动数据产业生态环境。二、韩国“NATE”模式2001年10月,韩国SKT在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联合内容/服务提供商开发并推出了融合有线与无线网络服务的的个性化内容服务网“NATE”。SKT在NATE平台上提供视频点播、移动广告、远程医疗服务、金融驱动业务等,受到了用户欢迎。韩国SKT的NATE之所以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起良性循环的价值链而构造的成功商业模式。NATE价值链模式创造了合理的利益分成比例,信息费由CP自行确定,SKT收取其中的10%作为代理费。此外,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市场细分是SKT的重要特色。SKT把韩国所有用户按五岁一个年龄段进行了细化,在仔细研究各年龄段的用户特点后,建立品牌化服务。如“SPEEDOII”是针对基本服务的品牌;“TING”是面向13-18岁中学生的品牌;“TTL”是针对19-24岁大学生和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品牌;“UTO”是面向25-35岁的职业人士的;“LeadersClub”则是针对具有会员资格的高端用户,他们可以享受SKT提供的特别服务。SKT通过市场调查与分析及时捕捉用户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对用户市场的细分方案,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三、我国电信产业价值链模式(一)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模式中国移动在2000年12月正式推出了“移动梦网”计划,“移动梦网”汇聚了中国移动与新浪、搜狐、首都在线等多家加盟的SP/CP,联手推出众多如短信、新闻、图片、铃声下载、娱乐游戏、证券彩票等精品服务。短信业务是移动梦网的利益增长点,2007年春节7天,中国移动用户手机短信日均发送量达到15.97亿条,比2006年春节同比增长48%左右;彩信日均发送量达到2500多万条;WAP站点访问用户数日均达到470万,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增长。这种价值链运营模式为中国移动在增值业务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2007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的增值业务收入增长势头强劲,较去年同期上升35.5%达到419.15亿元,占总营运收入的比例达到25.2%,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6个百分点,其中彩铃、WAP和彩信业务成为业务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移动梦网的价值链模式(如图2)。在这根链条上,增值业务的收费按通信费与信息费独立、信息费由SP和中国移动分成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