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混凝土搅拌站现场搅拌站必须考虑工程任务大小、施工现场条件、机具设备等情况,因地制宜设置。一般宜采用流动性组合方式,使所有机械设备采取装配连接结构,基本能做到拆装、搬运方便,有利于建筑工地转移。搅拌站的设计尽量做到自动上料、自动称量、机动出料和集中操纵控制,有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使搅拌站后台上料作业走向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一、生产工艺流程现场混凝土搅拌站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图1现场混凝土搅拌站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二、主要设备组成1.装运提升部分(1)砂石。砂石提运机具的选用,见表1。砂石提运机具选用参考表表1项目粒铲适应范围与说明场地宽敞时,砂石堆放部位两旁用挡板构成扇形平面,底部做成斜坡,砂石的铲运采用索式拉铲,通过卷扬系统带动拉铲,把砂石材料输送到贮料斗。拉铲容量0.3~0.4m3抓斗皮带运输机铲车、转载机场地狭小时,上料采用桥吊或龙门吊抓斗将砂石材料送至贮料斗或料仓。抓斗容量0.7m3场地宽敞时,砂石也可以用多节皮带运输机连续输送到贮料斗当搅拌站平面布置受限制时,宜选用铲车或转载机将砂、石装上轻便翻斗车做短距离运输,运至提升斗提升倒入贮料斗,如有效高度足够时,则由铲车或装载机直接将料送进贮料斗(2)水泥。使用散装水泥时,由散装水泥专用车运至工地,用自动气泵或空压机将水泥吹入水泥罐(仓)内。小型工地亦可将散装水泥倒入设置在地面下的金属贮料柜或储放在简易砖砌水泥箱内,用链斗式或螺旋式提升器提升到计量斗。袋装水泥仍用人工装运堆放。2.贮存部分(1)砂石贮料斗:宜分别架立,贮料斗斗容积一般在3.6m3左右,贮料斗应做成三面带斜坡的漏斗式,其斜度木制的不小于55°,金属制不小于50°,料斗转角处应适当做成圆弧形,以利砂、石尽快自由落入计量斗(图2)。斗门采用合页开闭装置。砂贮料斗宜考虑加装小型振动设备,以解决由于砂含水量大而经常可能发生的下料困难。图2砂石贮料斗(2)水泥贮罐:宜架设在搅拌机的上部,有利于垂直下料至水泥计量斗,否则应在水泥贮罐出口设置水平螺旋输送管(图3),并通过行程开关控制。水泥贮罐采用倒圆锥形大罐,容量一般宜为20~30t,锥形斗部分应做成60°夹角。为使水泥能不断松动并通畅落入螺旋管孔道内,宜在锥斗侧部安装搅动设备。图3水泥贮罐1散装水泥工艺罐(水泥贮罐);2进灰管;3螺旋输送管;4配室料斗;5减速器;6电机3.计量装置利用杠杆原理进行计量。杠杆一端为称量斗,另一端为平衡箱,平衡箱内的配重随称量值要求而定。当进料达到设计数量时,秤杆上升碰到行程开关即切断电源,同时关闭贮料斗门。砂、石、水泥分别计量,达到计量准确。4.搅拌部分搅拌机的规格和数量,可根据混凝土计划产量和进度要求,并结合设备条件的可能来确定,按搅拌站平面布置设置1台或数台,排成为一列式和放射式。为了充分发挥搅拌机效能,可采用双阶式工艺流程,即在出料口下设混凝土贮料斗。搅拌机上料斗沿轨道下滑,可用碰撞方法使计量斗门或汇总斗门自动打开,砂、石、水泥同时进入上料斗内。三、搅拌站实例1.移动式搅拌站此搅拌站主要特点是:搬迁方便,占用场地较小,制作简便,不需专用设备,基本上适合于一般中小型施工现场。搅拌站后台的场地要求不高,适应性强,砂石分散或集中堆放均不影响后台装置的使用,全部后台上料使用一般通用机械即可,如装载机、轻便翻斗车等,还有一机多用的优点。提升架、砂石贮料斗、水泥罐等设备按一般卡车尺寸设计,转移搬运时可整体装车和折叠拆装或分段拆装运输。图4为移动式搅拌站工艺流程图。装载机将砂、石装入翻斗车内,经短途运输倒入提升斗,用轻便卷扬机提升倒进贮料斗漏到计量斗内,待达到一定重量后,计量斗的秤杆抬起接触到行程开关,电磁铁断电,贮料斗门利用弹簧回缩力(或气动开关阀)自行关闭,砂、石、水泥分别都装有这种控制设备。当三种材料全达到规定重量后,搅拌机料斗下落碰撞三个计量斗门上的斜杆,砂、石、水泥同时流入上料斗内。料斗提升时,计量斗门立即全部自行关闭。当计量斗门关闭接触行程开关,电磁开关重新打开贮料斗门,砂、石、水泥又进入计量斗内。如此反复循环作业。整个工艺流...